一、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河北省东部与渤海相邻,西部隔太行山与山西省相望,西北部与内蒙古相接,南临山东和河南,东北部又与辽宁省相毗邻,是连接东北、西北和华北的重要交通通道。河北省内环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可利用北京和天津的经济科技优势,惠及河北省自身发展。同时京津冀也共同构成了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且河北沿海处于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地带,发展海洋经济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同时,河北省具有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首先是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也逐渐形成,京广、京九、京沪、京哈等铁路贯穿河北,与多地相连,贯穿全国。其次,石家庄、秦皇岛、唐山等地拥有国内多条飞机航线。沿海地区的四大海港,搭起了联接内陆地区、沿海地区与国外的桥梁。占据优势的地理位置,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特色资源优势明显
尽管河北不是海洋大省,但海盐、海港、原油、沿海地区度假旅游等海洋资源相对较多。河北沿海地区滩涂地总面积约9.4万公顷,能为海水养殖、海洋捕捞、航运业和沿海地区工程项目以及海滨旅游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河北拥有4个大型综合性港口,2018年年底,河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共完成11.56亿吨,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出口港;黄骅港正逐渐发展国际航运,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京唐港则是以承运工业原料为主的港口,主要以运送煤炭、铁矿石、装饰建材等为主;曹妃甸港是渤海湾内唯一的纯天然深水港口。河北境内还拥有全国最大海盐产区——长芦盐场。河北省境内还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大约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4亿立方米,油气储量在环渤海地区一直处在第一位。河北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包含全面,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国内和国际的游客吸引力。这些特色海洋资源区位分布合理、组合条件优越,开发前景广阔,方便游客最大程度地享受更多旅游资源。
3.各级政府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1995年,河北省政府明确提出“两环开放带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2006年,曹妃甸的深水大港开始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最大工程之一。2007年,河北省首次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秦、唐、沧三市先后提出建设沿海强市。2012年,河北新政策出台,加速沿海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战略。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了《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河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因获国家批复。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7月,京冀正式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等。从中可以看到,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日渐高度重视,这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气氛和支撑。
4.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13年年底,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741.8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1%,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水平。并且,海洋生产总值在GDP中的比重也逐渐提高,2013年所占比重达到了6.2%。海洋支柱产业,如海洋运输、沿海旅游、海洋工程与建筑、海洋渔业等发展迅速,海洋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趋渐合理,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共完成11.56亿吨,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疏港交通体系已逐步形成,大秦铁路正在逐步扩能,迁曹铁路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加大,并陆续投入使用,全省四大港口的集疏运能力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