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海洋产业经济结构的静态分析

三、河北省海洋产业经济结构的静态分析

海洋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大小,可以通过对生产值的计算去实现,根据结果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组成情况,从而综合地反映某一地区该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布状况。以下对河北省海洋产业结构与其他沿海省市进行比较分析,首先给出河北省2016年海洋产业产值分布情况,具体如图9-17所示。

图9-17 河北省2016年海洋产业产值分布情况

由以上饼状图可以直观地发现,河北省海洋产业各部门比重的水平排序依次为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海水利用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沿海造船业。海洋经济部门主要包括第一产业(海洋水产业)、第二产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药物、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和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信息服务业、滨海旅游及其他产业)。依据上面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河北省海洋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自的产值比重分别为36.0%,37.8%和26.2%。

图9-18 2016年全国沿海省市产业结构比较

为了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配置,第一产业比重应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要有所上升。发达的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的海洋经济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其中,广东省的地理条件相对优越,在海洋经济上所占比重依次是26%、40%和34%,第一产业产值也有较大的基数,且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海洋产业主要是以现代新兴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服务业为主要支柱。而从产业结构上来说,总产值较大的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产业结构配置也并不十分合理,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也处于劣势,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总量虽然不及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但单从海洋产业结构上来分析,其海洋经济结构较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等海洋经济大省而言,产业结构已经相对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上较高。基础的产业发展方面,河北省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海洋产业的发展属于传统初级型的,这种经济类型其弱点主要是对海洋生物资源、滩涂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大,独立发展的程度不足,高增长的余地又很小,非常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海盐业,它属于典型的需求弹性缺乏行业,而且很容易出现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销路狭窄所导致产量逐年增加、收益却持续下降的怪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广东省海岸线是河北省的7倍而海洋产业产值竟是13倍的原因。也就是说河北省不仅仅是在资源问题上稍逊于广东,在经济结构上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综上,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各产业要素的分配比例来进行,通过一个较长周期去研究对比,那么会明显地发现这种产业结构之间的发展是互相联系、动态发展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通过一定时期静态的产业结构指标来对比分析,那么这种一般化的绝对的比较,不可能全面反映出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