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劣势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等原因,河北省海洋经济总体发展程度还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2018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为2548亿元,在全国海洋经济整体中占比仅为3.1%,远低于广东、山东、天津等省市。与全国相比,河北省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从主要海洋工业各部分来看,除海盐、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其他海洋工业的排名则相对靠后。
2.资源状况先天不足
目前,河北省的油气资源储量在环渤海地区处于第一位,海盐资源在全国处于第二位,港口资源及滨海旅游与其他地区相比,除质量占据一定优势以外,其他海洋资源状况先天优势则较差。主要是因为河北省在沿海地区中海岸线相对较短,全国占比仅为2.71%,管辖海域面积很小,全国占比仅为0.25%;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8,每人仅为240.6立方米;滨海湿地资源相对较少,仅占全国的4.31%,这些资源在沿海省市中均处在第九位,位列十一个沿海省市的倒数第三位。海洋整体资源总量整体较少,且河北省海岸线系数仅有0.0026千米/平方千米,排在全国的末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海洋资源开发不足。直至2010年年末,河北省海域的利用率仅为23%,沿岸的海滩利用率更是还不到40%,海滩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其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利用率低且生产效率不高。例如,2013年,河北省光海盐生产的面积就达到近60万公顷,尽管生产面积较大,但是海洋生产的利用率很低,生产能力较差,并且,海洋渔业的捕捞主要还停留在近海附近,远海捕捞技术不足,发展缓慢。再次,部分资源开发过度。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破坏渔业资源生产繁殖周期,个别常见的鱼类资源已经无法见到,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海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2013年,河北省所拥有的海洋科研机构仅仅5个,从业人员更是仅为555人,海洋科研人员远低于北京、天津等地区,其中以北京科研人员最多,为13976人,天津为2646人。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省海洋专业人才较少不仅表现在人数上,学历上与北京和天津地区相比,河北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其中,河北海洋专业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4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28人,两项指标在全国分列倒数第二位和第三位。从未来的人才培养上,河北省高校开设海洋专业的较少,本硕学位点数加在一起仅为16个,海洋专业的博士点更是一个也没有,而与河北相邻的山东省,本硕博专业点加在一起为86个,其中博士点就有19个,博士点的数量已经高于河北省本硕博专业点的总量,由此可见,海洋专业人才的后备储量不足,海洋科技人才的短缺,也是限制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劣势,对河北省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会产生消极影响。
5.海洋环境复杂多变
渤海湾总面积较小,仅为7.8万平方千米,且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内海,海面互换时间长,海水自净能力十分有限。虽然近些年加强管理,海洋资源的品质明显改善,但局势依然不容乐观。依据《2014年河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14年河北整体海水质量表现一般,仅北戴河这一旅游胜地附近水域生态环境维持不错。江河入海地区的水体污染依然严重,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不规范超标准,严重危害海水质量和海洋生态体系。滦河口—北戴河典型生态系统依然处于亚健康状态。海洋灾害方面,2014年河北省共发现油污上岸事件3次,发生赤潮6次。海洋环境令人担忧,河北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面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