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海洋资源分析
河北省是一个拥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海洋大省,其紧邻渤海海岸线长487千米,海岸带总面积达到11 379.88平方千米,有海岛数为132个,海岛总面积为8.43平方千米。河北省海洋各产业部门资源状况分析如下。
(一)海洋水产方面
河北省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沧州海域、秦皇岛海域、唐山海域分别占14.1%、30.1%、55.8%。其中,秦皇岛的地方产业是当地特产的海产品加工产品,包括贝类加工和鱼粉加工,并且积极引进经济价值更高的海洋水产品,其中河鱼屯养殖总量占到全国养殖量的35%左右。
河北省全年可获得的鱼类资源量约为45 456吨,海域生物种类达到660种,包括浮游植物有104种,其余以浮游硅藻为主;游泳类生物共计101种,鱼类生物高达87种,在游泳类生物中占比高达86.14%。此外,潮间带生物共计163种,包含7种经济利用价值高的贝类生物;对虾类海产的养殖曾取得过全国六个第一的记录,最高年产量达到3.6万吨。大力发展海育淡养河蟹,目前已成为海育淡养河蟹的五大产区之一,总占地约1.33万公顷。河北省沿海已建的水产冷冻加工厂高达200余家,其总产值将近5亿元,年加工总产达4万余吨。
(二)滨海旅游资源方面
地域资源的富集程度对河北省海滨旅游资源的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现分地区进行针对性研究。
(1)秦皇岛市总面积781平方千米,管辖三区三县以及一个自治县,是河北省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亦是夏季疗养的首选之地,从清朝开始便有“夏都”之称。享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海关就坐落于此,角山长城、孟姜女庙环绕在其左右。此外,驰名中外的北戴河、宏伟壮观的秦始皇行宫遗址、长城入海口的老龙头等都是当地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山海关是我国宏伟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入海口,是到秦皇岛游玩的最佳打卡胜地;北戴河更是夏季值得一去的避暑胜地,约有10千米长,2千米宽,平缓弯曲潮平沙软,海水清亮柔和,春无风沙逆耳,冬无严寒凛冽。秦皇岛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距首都北京仅有280千米,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较之名胜古迹型的旅游资源,其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如以森林植被为主的森林公园、依托山海以松林为主的联峰山公园,观海佳地鸽子窝、水库、潟湖,以及近岸沙岛石臼坨、月坨、沿岸沙丘景观等。秦皇岛市沙质海滩条件得天独厚,海水浴场资源丰沛,适宜浴场开发,当前海水浴场规模宏大,总面积约60千米。以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科学考察资源闻名遐迩。秦皇岛拥有多种类型的绿色生态系统,包括低山、丘陵、平原、湖泊、滩涂、森林、田园等,使其拥有舒适宜人的适宜避暑的优良气候,同时还有连绵起伏的沙丘,凭借这一资源让秦皇岛成为中国最佳的滑沙运动基地。
(2)唐山市属于华北平原东部,燕山南麓,北邻渤海湾,并且紧邻北京、天津,是一个跨省合作的区域。唐山市在交通上有京哈、通坨、京秦、大秦铁路贯穿全境,同京沈、津唐、津港三条高速公路编织在一起,形成陆路交通网。传统上的京津唐区域被视为一个跨省合作的整体,目前京唐港不仅作为北方大港,同时又是北京的出海口,现已开通的航线口岸达60多个。唐山市的旅游景观,首推“世界文化遗产”的清帝王首选的陵寝处——遵化清东陵,其是来唐山游玩必去的旅游景点,这也是清帝王首选的陵寝处。在清东陵之畔还坐落有温泉。而地处于乐亭的李大钊故居等则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近年来唐山市旅游的一大新亮点,要属以菩提岛为主要代表的海岛系列的绿色时尚生态旅游景区。作为有着北方陶都之称的唐山工业旅游也颇具潜力——精美陶瓷生产购物游、复古蒸汽机车生产基地观光游。遵化、迁西、迁安、燕山山地这四个地方是地球历史逐渐演化的存证,皆是世界级的拥有考察价值资源的宝地,每年来到这些地方考察的外国友人更是数不尽数。
(3)沧州市坐落于京沪大通道上,是中国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而吴桥杂技凭借名副其实的“杂技之乡”更是早就世界闻名。沧州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并不发达,这可能与支配居民发展传统产业的主导思想有关系。近几年,沧州市大力发展专题和特色旅游业,主要依托世代传承的武术和杂技的高知名度,弘扬三乡(武术之乡、杂技之乡、华侨之乡)文化,不断创造条件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颇见成效。
(三)海港条件方面
河北省拥有4处沿海大型港址,主要集中在唐山、秦皇岛岸段,中小型港址7处。此前河北省已经拥有7个港口,包括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新开河港、山海关港、大清河港、河北省航运局码头等,综合吞吐能力可达到1.25亿吨。2017年,河北省海洋交通运输业,营运收入较1995年(14.55亿元),同比增长了9.55亿元,达到24.10亿元,其年平均增长率达8.77%。秦皇岛港是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和北方能源输出基地,是全国的第三大港口。2017年更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万吨,营运收入达到6290万元。2017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第20名,列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第三位,仅次于上海港和宁波港这两大超级港口。“九五”规划以来,秦皇岛港的港口建设投资累计超过7亿元,港口运输已可转至2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包括国内的80多个港口,货物运输种类繁多,有水泥、钢材等十几种不同货物。黄骅港作为西煤外运的第二条大通道,是神府煤炭的出海口。经国家批准黄骅港已经正式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为4个3.5万吨级泊位,并且已经可以投入简易运营,其年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京唐港作为北方大港和北京的出海口,目前已开通的航线口岸有60多个。“十二五”规划以来,河北省整体上对运输通道建设全力加强,其中石黄高速、京秦和唐港高速公路,神黄铁路一期工程相继建成投产,这为秦皇岛港、京唐港及黄骅大港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河北省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激发了全新的动力。
(四)海洋盐业方面
拥有远近闻名的亚洲最大盐场——大清河盐场,其产量达18万公顷。2017年,河北省海盐产量(467.8万吨),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省,其海盐总产量更是占到全国的20%以上。
(五)海洋油气资源方面
河北省近海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已经探明石油储备量高达6亿吨,天然气储量更是高达343亿立方米。全省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附属于大港、冀东和渤海油田,主要产于黄骅坳陷构造单元。
(六)其他海洋资源
河北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潜在动力。河北省拥有孔店台凸(徐里台凸地热异常区)、埕宁台拱与黄骅台陷接触带附近的地热异常区、昌黎地热异常区这三大地热异常区。固体矿产主要是一系列非金属矿产,其广散于秦皇岛沿海的被矿(绿柱石)及重晶石、独居石、云母矿、长石矿等。如何根据客观存在的资源、环境条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将海洋的独特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工程、海盐加工、水产品加工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核心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兴海力度,使海洋科技应用取得一定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