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概况

2006—2016年,我国对海洋经济建设极为重视,遵循国家战略部署,贯彻执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加快转变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使得海洋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仍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除了这三大经济区外,大部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下面主要对平稳增长的三大经济区概况进行描述。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为11 495.3亿元,与之有关联的产业增加值为8238.7亿元。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油气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四个产业增加值总和为7631.7亿元,占该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83.2%,海洋生物医药业同比增长最快,达到28%,其次是海水利用业增速为19.5%,海洋电力业也实现快速增长,与上年相比,增长12.5%。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9600亿元以上,从各产业产值在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来看,滨海旅游业位居第一,占该区海洋产业增加值的42.5%,其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和渔业次之,这四个产业的增加值总和占比达到该区域的91.2%,海洋电力业增速较快,较2012年相比增长11.6%,海洋生物医药业次之,较2012年增长11.4%,海洋矿业增速与2012年相比增长9.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其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为6852.3亿元,与之有关系的产业增加值为4431.4亿元,珠三角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等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该区域的90%以上。

从海洋生态环境的视角出发,国际上沿海经济区环境质量整体发展较好,但是我国近海海域海水污染严重,海洋生态质量明显下降,还有就是海洋周边环境灾害频繁发生,对海水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了海域污染外,邻近陆域也会受到影响,污染的压力较大。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人为影响,都会阻碍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河口海湾等有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监测,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占比达到77%。随着国家对海洋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海洋经济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壮大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目前,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提高。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形式趋向多元化,各省市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基本都是依据区位优势,提出各具有特色的发展计划,如天津提出“海上天津”,与之类似的江苏提出“海上苏东”,福建推出“海上田园”,河北推出“环渤海”,山东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广西指出“蓝色计划”,海南提出要“以海兴岛”等,各具特色的战略规划,进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而浙江则把发展海洋经济上升为“海洋,浙江的未来”的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