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25年10月13日
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各省间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广东省是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最大的省,于2012年突破10 000亿元。其次是山东省,于2014年突破10000亿元。与这两省相比,天津市、上海市和福建省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不同,在海洋经济总体规模方面未见明显优势(截至2017年年底,天津市的海洋生产总值约为4933亿元,上海约为6760亿元,福建约为7076亿元),但就其海洋经济的整体结构来说,其贡献率远高于平均水平的18.40%,分别为29.80%,26.90%和27.20%。由于长三角地区的陆地经济发展强劲,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海洋生产总值虽然均在2017年超过6000亿元,但其海洋经济GDP贡献率并不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14%和8.70%。相比之下,辽宁省的海洋经济增速缓慢,在全国海洋经济的排名中位列第八,其海洋生产总值约为3529亿元,2017年占全省的15.50%。河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同样不容乐观,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过大,其海洋生产总值约为2128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位列全国第十。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时期较短,基础较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生产总值约为1130亿元,海南省约为10 050亿元,但后者自1988年从广东省划出后,其经济水平虽有待提高,但其海洋产业发展较好,该产业的经济GDP贡献率高达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