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工程建筑业

九、世界海洋工程建筑

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指在海上、海底和海岸所进行的用于海洋生产、交通、娱乐、防护等用途的建筑工程施工及其准备活动,海洋工程具体包括:围海造地、海上堤坝、人工岛工程;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上娱乐,以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等。

人类作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主体,对海洋利用最原始的探索便是围海造地。主要围海造地的国家有荷兰、日本、韩国等,其中,荷兰是世界上围海造地最有成效的国家,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近一半土地海拔不到一米,固有“低地之国”之称;日本是世界上围海造陆面积较多的国家,采用填海造地来解决工业、交通、城市、港口、机场等用地问题,自“二战”以来,累计填海造地约1600平方千米以上。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凡是有海峡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跨海通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跨海通道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金门大桥、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为标志,悬索桥技术走向成熟;1968年,日本尾道大桥建成,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有代表性的斜拉桥之一。现在跨海大桥多数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国,特别是日本,跨海大桥数量居世界首位。目前全世界已挖掘的水下隧道有200多条,其中主要的海底隧道有:美国旧金山湾长8千米的海底隧道,中国香港—九龙间长14千米的海底隧道,日本下关海峡长6千米的海底隧道和津轻海峡长54千米的青函海底隧道等。

另外,海底电力电缆、海底通信电缆、海底光缆工程也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充分利用;海底仓库因海底温度低、恒温、高压、黑暗,非常适宜长期存储石油、煤、农产品、淡水、沙砾等物品,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隐蔽性好、安全性高、交通便利等优点,又可免除挤占大量陆地土地的弊端,因此被纳入到海洋空间利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