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医德的公立医院医师BSC 维度间的逻辑关系

(一)含医德的公立医院医师BSC 维度间的逻辑关系

在弄清医师绩效BSC 维度及大致概念指标组成后,理顺其间的关系或弄清其间的逻辑,便以整体系统地展示和把握医师绩效体系。得益于BSC 内部本身具有较强的因果联系,以其逻辑,我们厘清医师绩效BSC 维度间的联系如图3-2 所示。具体分析和解释如下:

图3-2 含医德公立医院医师BSC 概念模型维度间关系

据图3-2 易知,无论公立医院医师如何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其政府和人民群众最终关心的目的是医疗结果,以及赋予公立医院医师的研究和教育职责的结果,而研究和教育结果实质上是间接地支撑医疗结果,它们以创新发展的医疗知识与医师同行交流进步,将自身的技能和经验传播于后人,为的是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传递予其他医师更好地取得医疗结果。接着,要确保该结果的顺利达成,医师服务的对象病患及紧密攸关的科室、团队、医院和社会的需求满足是根本,也是医师贡献的价值体现和直接真实衡量。再者,欲满足医患攸关方的需求满意,医师除对其自身日常工作的规范、约束、管理和运营,掌握的技术、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实施的具体工作量是关键保障外,他们还需不断地提升其内力(职业修养)和外力(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抱负实现的动力。

另一视角,医师为实现自身的职业抱负的现实的动力驱使着医师不断提高工作中的专业性、恪守工作中的纪律规范、尽职尽责以及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医患攸关方的需求,最终完成医师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最大化的医师使命。

最后,须强调的是,与现有医师绩效评价截然不同的是,图3-2 概念模型中个人成长与实现维度,对医师的整体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对其他三维度均有影响。而现有医师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往往忽略了该维度,将重点聚焦与其余三维度(记分卡)。但是其余三维度能得以取得好的结果其动力根源在于医师的个人成长与实现。虽有部分采用BSC 研究医师绩效也谈及过医师的学习与成长,但他们仅狭隘地考虑了医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医师并不完全以业水平衡量其优秀与否,即医师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精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较高的医德水平更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