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BSC 医患攸关方需求满意子指标体系构建

(二)医师BSC 医患攸关方需求满意子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反映医师利益攸关群体满意度维度指标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提炼,初步选取疼痛等症状减缓程度、医患康复率、病情好转率、疗效需求满足度、医疗费用、关怀度与共情度、医患沟通有效率、治愈日、团体协作程度、合作沟通程度、尊重归属需求满足度、知识需求满足度、实际医疗技能掌握程度、对于下属的关怀度、患者投诉率、年医疗纠纷案件数、规定任务达标率、工作态度积极程度、高水平论文或科技创新成果数等指标,构建公立医院医师绩效评价初始医患攸关方需求满意度维度子指标体系,如表4.4 所示。其中,在对医患需求满意度指标选取时,考虑到不同患者病情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病患个体及家庭经济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逻辑,针对不同程度病患及家属针对性选取对应的不同等级满意度指标。

表4-4 初始医师医患攸关方需求满意维度子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中的部分需要说明的如下:

知识需求满足度:该指标反映了公立医院医师在履行传授技能知识职责时,医学生对其传授知识是否满足需求与需求满足程度的判断[129]。因而,选用知识需求满足度作为医学生需求满意度的细分测度指标,可以有效衡量带教医学生对医师的需求满意度。

尊重归属需求满足度:该指标衡量医师所带医学生对于医师给予的尊重与归属程度的判断。通过判断医师是否能给予所带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与激励,可以有效衡量一个医师的技能与医德医风水平。医师对学生尊重理解程度越高,学生的尊重归属需求的满足度就越高。

疗效需求满足度:经医师医治后,疗效成果是患者最根本的需求。对于患者方而言,对于疾病的治愈和康复的需求渴望代替了原本社会需求,成为第一需求。患者对于疗效的满意度越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师的医疗水平越出色[130]。因而,本文选取疗效需求满足度作为衡量患者需求满意程度,进而衡量医师绩效水平的指标。

关怀度与共情度:当医师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共情能力与关怀度时,患者的情感需求满足感就越大,满意度越高。因此,本文选取关怀度与共情度指标可以有效衡量医师绩效,也可以间接印证医师绩效评价的医德医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