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治学的研究视角

四、财政政治学的研究视角

财政政治学(即财政社会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官房学”,着眼于民族国家创立过程中的财政经济政策,从财政方面寻求国家的生存、竞争与发展策略。[40]葛德雪和熊彼特被认为是现代财政政治学的奠基人,葛德雪指出:“预算是国家在祛除了所有误导性意识形态之后的的骨架。”熊彼特在1918年出版的《税收国家的危机》中指出,在研究社会(国家)转型时,财政是很好的切入口。他说:“无论是说财政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财政事件是导致一切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一意义而言),还是说它具有征兆的意义(国家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在财政上有所反映),都是真实的。……对于财政社会学,人们寄予厚望。”[41]

财政政治学将财政过程视为催生现代国家各类制度发育的“总装置”。历史上国家(统治者)与社会(纳税人)围绕税收问题长期互动,不但引发了财政领域内部的制度变革,如税制和预算程序等,还在统治者致力于构建征税合法性的努力中,产生了代议制、选举、福利国家等一系列的宏观制度变革。几乎现代国家所有的制度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财政上的需要而发生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财政中去探究政治制度变迁的真相,因而,在本书对中国分税制产生过程的研究中,希望能够借鉴财政政治学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