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著,刘元春译:《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B.盖伊·彼得斯著,郭为桂、黄宁莺译:《税收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3.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5.财政部条法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汇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6.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中国财政统计(1950—1991)》,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陈家骏:《地方财政增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8.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9.陈明明:“现代化结构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0.陈如龙,宋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大事记(1949—1985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1.陈骁:“分税制、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债务”,《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11期。
12.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三联书店,1993年版。
13.崔皓旭:《宪政维度下的税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4.戴柏华:《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译:《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戴园晨,何琐衡:“在财政困难时期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选择”,《经济研究》,1987第3期。
17.黛博拉·布罗蒂加姆等著,卢军坪,毛道根译:《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与国家构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8.丹尼斯·朗著,郑明哲等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道格拉斯·诺斯著,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邓贵钊:《一个财政局长的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董辅礽等:《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董庆铮:《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税收体制改革卷》,大连出版社,1992年版。
27.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9.段龙龙:《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30.段润来:“晋升激励、制度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1.付敏杰:“分税制二十年:演进脉络与改革方向”,《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5期。
32.付志宇:“分税制之魂:集权与分权”,《财政监督》,2014年第6期。
33.傅大友,袁勇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三联书店,2004年版。
34.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5.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36.傅志华:“中央政府的正式权威与宏观调控”,《财政研究》,1996年第2期。
37.高琳:《分税制、地方财政自主权和经济发展绩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8.高培勇:《1994年的财税改革:20年进程评估与未来10年展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39.高尚全:《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高尚全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事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1.格林斯比、波尔斯坦著,储复耘、王沪宁译:《政治学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年版。
43.关山,姜洪:《块块经济学: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44.郭庆旺,吕冰洋:《中国分税制:问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5.郭月梅,欧阳洁:“地方政府财政透明、预算软约束与非税收入增长”,《财政研究》,2017年第7期,第73—88页。
46.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47.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的财政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48.何塞·路易斯·卡多佐著,徐静等译,王瑞民译校:《为自由国家而纳税:19世纪欧洲公共财政的兴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9.何盛明:《中国财政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0.何振一,陈令淑:“财政分配规律的研究”,《财贸经济》,1981第1期。
51.何振一:“关于改革现行财政体制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84年第5期。
52.洪承华,郭秀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
53.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胡鞍钢:《中国发展前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华莱士·E.奥茨著,陆符嘉译:《财政联邦主义》,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57.华生,何家成,张学军,罗小朋等:“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经济研究,1987第3期。
58.华伟:“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59.黄佩华等著,吴素萍等译:《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60.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1.黄也平:《1978—1998中国大决策纪实(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62.霍军:《当代中国税收管理体制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14年版。
63.季孟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财政》,1984第4期。
64.贾浩,林至敏:“改革与国家能力:变化中的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65.贾康等:《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之路:分税制的攻坚克难》,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66.贾康,梁季:“辨析分税制之争:配套改革取向下的全面审视”,《财政研究》,2013年第12期。
67.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68.贾康,赵全厚:《中国经济改革30年——财政税收卷(1978—2008)》,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0.姜永华口述,鲁利玲整理:“亲历分税制改革”,《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8期。
71.蒋清海:“对‘诸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72.蒋映光:“关于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比例关系的探讨”,《中州学刊》,1984年第3期。
73.寇铁军:《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4.赖特著,朱建军等译:《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75.雷仆实,吴敬琏:《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6.李军杰,周卫峰:“基于政府间竞争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以‘铁本事件’为例”,《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77.李鹏:《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新华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78.李一花,韩芳:“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财政压力与非税收入研究”,《公共财政研究》,2018年第4期。
79.李永友:《财政分权、财政政策与需求结构失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0.理查德.M.伯德、罗伯特.D.埃贝尔、克里斯蒂著,“中国财税进一步改革”课题组成员译:《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1.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艾伦·T.皮考克著,刘守刚,王晓丹译:《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82.理查德·邦尼著,沈国华译:《上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现代欧洲财政国家的起源:13—18世纪》,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3.廖盖隆、罗竹风等编:《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8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5.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6.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7.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三联书店,1994年版。
88.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89.刘国光,戴园晨:《不宽松的现实和宽松的实现——双重体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0.刘剑文:“财税改革的政策演进及其内含之财税法理论——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要政策文件的分析”,《法学杂志》,2016第7期。
91.刘金田,沈学明:《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人名词典(1921—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92.刘克崮:《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93.刘克崮,贾康:《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4.刘守刚:《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文本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95.刘守刚:《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近现代中国财政转型与政治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6.刘守刚:《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97.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98.刘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制度的发展:1978—20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9.龙平平,刘金田,高屹:《二十年重大决策备忘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0.楼继伟:《宏观经济改革——1992—1994》,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
101.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103.卢东涛,徐岩:《改革理论风云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
104.吕炜,高帅雄:“房价波动、土地财政与我国宏观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4期。
105.罗伯特·杰克曼著,欧阳景根译:《不需要暴力的权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6.罗伯特·托马斯,道格拉斯·诺斯著,厉以平,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0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8.罗伊·鲍尔著,许善达等译:《中国的财政政策——税制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109.马尔科姆·卢瑟福著,陈剑波译:《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0.马光荣:《中国财政分权的成就与代价:地方政府激励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111.马海涛:《从争论到实践: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2.马洪,孙尚清:《现代中国经济大事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113.马骏,温明月:“税收、租金与治理:理论与检验”,《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5.马力宏:《分税制与中央和地方关系调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6.马齐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117.玛格丽特·利瓦伊著,周军华译:《统治与岁入》,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8.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著,周叶谦译:《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19.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120.孟鸿志等:《中国行政组织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1.庞保庆,陈硕:“中央与地方财政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成因、规模及风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第5期。
122.裴元秀,杨荣绅:《陈云财政论著浅谈》,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23.钱滔:《财政省管县体制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2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5.秦春华:《经济体制变迁中的财政职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6.热诺尔·罗兰著,张帆等译:《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R.科斯等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8.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9.神野直彦著,彭曦等译:《财政学——财政现象的实体化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0.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1.沈立人,戴圆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132.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3.盛平:《中国共产党人名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134.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5.宋新中:《当代中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36.宋新中:《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137.宋延康:《中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制度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
138.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39.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40.孙蕴素:“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主要标志”,《财政》,1985年第6期。
141.唐明,陈梦迪:“‘大共享税’时代来临,共享分税制做好准备了吗?”,《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42.唐明:“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观察视角”,《财经论丛》,2011年第6期。
143.田一农,项怀诚,朱福林:《论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4.童吉渝:《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5.万晓萌:“经济增长与税收竞争关系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16年第7期。
146.汪海波,吕政,周绍鹏:《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147.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8.王丙乾:《王丙乾论财政(1970—1993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49.王佳杰,童锦治,李星:“税收竞争、财政支出压力与地方非税收入增长”,《财贸经济》,2014年第5期。
150.王乐夫,郭巍青:《当代今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答》,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1.王瑞璞:《共和国经济大决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52.王绍飞:“明确财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加快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1988年第2期。
153.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54.王绍光:《分权的底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155.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6.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文版)》,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157.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58.王振宇:“加快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莫忘分税制初衷”,《财政科学》,2018年第8期。
159.王振宇等:《优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160.王振宇,赵晔:“分税制国内研究现况、困境及其展望”,《财政研究》,2017年第12期。
161.韦森:《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税收法定、预算法修改与预算法定》,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162.魏礼群:《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63.翁杰明,张西明:《与总书记谈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4.翁礼华:“历史不能假设——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五年之回眸”,《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年第8期。
165.乌杰:《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66.吴锦才:《1979—1992中国沉思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7.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68.吴敬琏:《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9.吴敬琏,樊纲,刘鹤:《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70.项怀诚:“‘分税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在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专家论坛’上的报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71.项怀诚:《中国财政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72.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3.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174.谢玮:“亲历者刘仲藜:分税制化解中央财政危机”,《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10月22日。
175.谢贞发,席鹏辉,黄思明:“中国式税收分成激励的产业效应——基于省以下增值税、营业税分成改革实践的研究”,《财贸经济》,2016年第6期。
176.谢志强:《中国财政局、税务局局长谈财税体制改革》,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177.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8.熊彼特著,理察·斯威德伯格编,蓝元骏译:《资本主义经济及其社会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7年版。
179.熊伟:“财政分税制的规范意旨与制度进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180.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1.薛暮桥:《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182.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83.薛暮桥:《薛暮桥晚年文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84.杨培新:“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么——兼与胡鞍钢同志商榷”,见董辅礽:《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185.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86.杨志勇:“分税制改革是怎么开始的?”,《地方财政研究》,2013第10期。
187.杨志勇:“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2期。
188.杨志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89.杨志勇,杨之刚:《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90.姚轩鸽:《税道苍黄:中国税收治理系统误差现场报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1.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第3期。
192.叶振鹏,杨柳:“论财政在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中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研究》,1985年第4期。
193.尹永饮,杨峥辉:“《巨变》——1978—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2005年第10期。
194.俞可平:《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95.詹姆斯·奥康纳著,沈国华译:《国家的财政危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96.张光:“十八大以来我国事权和财权划分政策动向:突破还是因循?”《地方财政研究》,2017年第4期。
197.张光:《为分税制辩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8.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9.张军,周黎安:《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0.张莉,徐现祥,王贤彬:“地方政府官员合谋与土地违法”,《世界经济》,2011年第3期。
20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周年》,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202.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
203.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4.张元庆:《对策论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05.张振斌,谢学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财政转轨”,《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
206.赵伯坤:“从安徽、江苏两省的调查情况谈建立乡(镇)财政的若干问题”,《财政》,1985第2期。
207.赵博,张克敏:《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文献导读》,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208.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209.赵忆宁:“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37期。
210.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反对地方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中央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2.中共中央组织部:《党的组织工作大事记:1978—198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辞典》,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21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的新模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5.中国人名大词典编辑部:《中国人名大词典——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外交出版社,1989年版。
216.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2006年第6期。
217.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218.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19.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9年版。
220.周黎安,刘冲,厉行:“税收努力、征税机构与税收增长之谜”,《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22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2.周小川:《经济改革中的争议性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9年版。
223.周小川,杨之刚:《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24.朱福林,吴利华:“加强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体会”,《财政》,1985第2期。
225.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6.朱平壤,王纪伟,王健等:“提高工业净产值中国家所得比重的几个问题”,《财政》,1984年第4期。
227.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28.邹东涛:《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29.邹继础:《中国财政制度改革之探索》,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30.邹燕临,任强:“从分税制20年基本回顾看中国税制特殊性”,《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231.Andey Donnithorne.China's Cellular Econo my:Some Economic Trend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China Quarterl y,1972,52:605 609.
232.Andrew G.Walder.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3):309-328.
233.Andrew G.Walder.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 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234.Andrew Wedeman.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our nal of Contempor ar y China,1999,8(20):103-122.
235.Andrew Wedeman,Budgets,Extra-budgets,and Small Treasuries:Illegal Monies and Local Autonomy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 y China,2000(9):489-511.
236.Andrew Wedeman.Incompetence,Noise,and Fear i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Studies in Compar 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 ment,2001,35(4):59-83.
237.Charles Tilly.War and State Power,Middle East Report,1991(171):38-40.
238.Christine Wong.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China Quarterl y,1991(128):691-715.
239.Dali L.Yang.Refor m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in David S.Good man and Gerald Segal.China Deconstr ucts:Politics,Trade,and Regionalism,Routledge,1994:59-98.
240.David S.G.Good man,Gerald Segal.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 m:Economic Develop ment,Conflict and Negotiation,in David S.G.Good man and Gerald Segal.China Deconstructs:Politics,Trade,and Regionalism,Routledge,1994:1-16.
241.Elizabeth Perry.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Worl d Politics,1989,41:579-591.
242.Frederick Teiwes.Provincial Leadership in China: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After math,Corne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apers,1974(4).
243.Hsu,S.Philip.Deconstructing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Fiscal Incentive versus Local Autonomy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 y China,2004,13(40).
244.Hsu,Szu-chien.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the PRC under the Tax Assign ment System:An Empirical Evaluation,1994-1997,Issue and Study,2000,36(2):32-72.
245.Huang,Yasheng.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 m Era: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 mensions,Worl d Develop ment,1996a,24:655-672.
246.Huang,Yasheng.Inf l ation and Invest ment Controls in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 m Er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47.Huang,Yasheng.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Fiscal Ref or ms in China,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2001,48(1):16-26.
248.Jae Ho Chung.Centr 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Oxf 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49.Jae Ho Chung.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idter m Appraisal,China Quarterl y,1995(142):478-489.
250.Jean C.Oi.Fiscal Refor mand the Economical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China,Worl d Politics,1992,45(1):99-126.
251.Jean C.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 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 ment,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89.
252.Jean C.Oi.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 y,1995(144):1133-1147.
253.Joseph Fewsmith.Party,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6.
254.Levi,Margaret.A Logic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Li mits of Rational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255.Linda Chelan Li.Power as Non-Zero-Sum: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over Invest ment I mplementation,Guangdong and Shanghai 1978-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56.Michael Ma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Mechanism,and Results,European Archive of Sociology,1984,25:185-212.
257.Montinola Gabriella,Yingyi Qian 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 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 or Econo mic Success in China,Worl d Politics,1995(1):50-81.
258.North,Douglass.C.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1990(4):355-367.
259.Oksenberg Michel and James Tong.The Evolution of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1971-1984,China Quarterl y,1991(125):1-32.
260.Peter A.Hall and Rosemary C.R.Taylor.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1996,44(2):945.
261.Shirk,Susan L.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 m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262.Shue,Vivienne.Beyond The Budget: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Refor m in a Chinese County,Modern China,1984,10(2):147-86.
263.Snider,Lewis W.Political Risk:The Institutional Di mension,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2005,31(7):203-222.
264.T.White,III.Unstatel y Power:Local Causes of China's Intellectual,Legal and Govern mental Refor ms,M.E.Sharpe,1999.
265.Thomas P.Lyons.Explaining Economic Frag mentation in China:A System Approach,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1986,10:209-236.
266.Vivienne Shue.The Reach of the Stat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67.Weingast,Barry R.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 m and Economic Develop ment,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 ganization,1995,11:1-31.
268.Zhang Le-yin.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1994 Fiscal Refor m:An Evaluation,China Quarterl y,1999(157):115-141.
269.Zhiyue Bo.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Economic Perfor 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M.E.Sharpe,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