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问题

经验问题

在民主化与社会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历史考察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可资利用的社会运动事件编目和年表依然仅限于现有的范围,那么我们就无法对民主化与社会运动的关系作出细致和逐层深入的经验研究。不过,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整理先前的历史线索,从而对社会运动的规模(参加者的人数、地点和/或行动)和范围(纲领、身份、场所、表演和WUNC展示的多样性)进行思考。19世纪的历史表明当法国威权政权的自上而下控制遭到削弱时,街头的示威活动就活跃起来;而在相对民主的1968年,法国的工人和学生也同样自发地拉开了——尽管短暂的——民主幕布。从诸如此类的局部事例中,我们大致可以形成这样一个逻辑序列:

1.很少或没有民主化:没有社会运动发生;

2.初始民主化:有与社会运动诸要素相似的运动、斗争剧目或WUNC展示发生,但未结合成为完备的整体;

3.进一步民主化:运动、斗争剧目和WUNC展示在有限的范围内(如印度尼西亚的学生群体)结合成为完备形态的社会运动,但尚未被其他诉求者普遍掌握和运用;

4.广泛民主化:社会运动的纲领、剧目和WUNC展示得到了广泛运用;

5.初始国际民主化:社会运动的国际化。

图6.1以椭圆形代表上述五个阶段;这些阶段有一定重叠,重叠部分所强调的是特定政权中不同政治行为体在特定条件下从事各类社会运动的情况将有所变化。图6.1以一个较大的椭圆代表“无社会运动”,以此表明历史上大部分政权都没有社会运动发生,即便一些相对民主的政权也没有社会运动发生。

图6.1表明,在民主化程度较低以及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形成社会运动。根据前几章的论述,我们得知单个形式的诉求伸张活动、个体的社会运动表演、协同一致的WUNC展示早在18世纪中期以前就出现在各类政权统治下;我们同样得知在18世纪60年代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这一历史时期,英国和北美发生了运动、斗争剧目和WUNC展示的最初结合。前几章所描绘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状况在图6.1中得到了综合:(1)在非民主政权的大众政治诉求、表演或WUNC展示与社会运动频发政权的类似活动之间存在不连贯的相似性;(2)诉求、表演和WUNC展示的结合发生在社会运动尚未制度化政权的特定政治动员中;(3)社会运动的运动、斗争剧目和WUNC展示为同一政权体系中范围广泛的诉求者全面掌握。基于社会运动的最新发展,图6.1还增加了一个层次:(4)社会运动的国际化。

img

图6.1 社会运动在民主化不同阶段的规模与范围

综上所述,图6.1所表明的是:在民主化的进程中,通常先出现与社会运动相似的活动,而后发生社会运动三要素的结合;先出现三要素的结合,而后发生社会运动的广泛运用;先出现国内层面的社会运动,而后发生社会运动的国际化。此外,图6.1还表明社会运动的广泛运用和国际化唯有在具有广泛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政权中才得以发生——我们当然记得社会运动并非斗争政治的唯一形式,革命、种族与宗教冲突、暴动、罢工、极端民族主义均为斗争政治的不同样式。不过,由于缺乏此前的两个世纪全世界社会运动实际分布的系统资料,上述每一个阶段的描述都有可能受到质疑。

最有可能受到质疑的是国际化阶段。21世纪前期的社会运动发展留下了两个与上述观点可能产生抵触的缺口:第一,政治的竞技场依然是由国际权力中心所主导,在此情形下民主是否将呈现国际化的发展尚不确切;唯有当国际权力中心的权力从国家转移到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网络,也唯有当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宽泛、平等、协商和保护的公民权不再具有影响力,才有可能在国际层面减少对于宽泛、平等、协商和保护的公民权所进行的类别界分。第二,正如第五章所推测的,权力关系的国际化使得唯有有能力开展大型国际合作的团体和组织网络才能开展有效的社会运动,地区、地域和国家层面社会运动的影响力因此遭到削弱。就此而言,我们可能有责任将国际化解释为是对过去两个多世纪有助于在社会运动和民主化之间形成广泛一致性的长期趋势的逆转;也就是说,国际化可能导致去民主化。

何种因素造成了民主化与社会运动之间强大而不完全的一致性?第一,一些共同的社会过程既催生民主化又独立推动社会运动的发展。第二,民主化进一步激励人们开创社会运动。第三,社会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以有限的方式推动民主化。在探讨上述三项成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是什么率先导致了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