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法案》

《梦想法案》

受到诸如特丽莎·李(Tereza Lee)等个别成功人士的启发——他们通过个人的合法努力赢得了公民身份(Fuchs 2017;Kelly & Lei 2018),一些国会议员试图为移民问题寻求更加普遍的解决方案。2001年8月,参议员理查德·杜宾(Richard Durbin)和奥林·哈奇(Orrin Hatch)首次在参议院提出了此后被称为《未成年人防御、救济与教育暨2011年梦想法案》(The Defense,Relief,and Education for Alien Minors[DREAM Act 2011]Act)的法律提案。该法案旨在为未经移民局批准来到美国、或是跟随父母来到美国而超期滞留、来到美国时未到申办移民证件年龄的无证移民提供若干法律救济(例如,提供法律保护使其免遭即刻驱逐出境,为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移民提供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等);法案同时要求可申领合法身份的无证移民必须提供证据证明他们在16岁之前来到美国,并在美连续居住了至少五年。法案最初的版本还要求申领者必须已经从美国的高级中学毕业或是获得与高中同等的学历水平,证明自己道德品行端正,并通过犯罪背景调查和审查。申领者有六年考察期,他们需要持续证明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或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或是参军服役两年。如果达到上述标准,申领人将被授予美国的永久居留权。近二十年来,这部法案遭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强烈抵制。美国国会网站(Congress.gov)显示,近年来向国会提交的《梦想法案》包括:

2001年8月,参议员奥林·哈奇首次向参议院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03年7月,哈奇再次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05年11月,参议员理查德·杜宾提交2005年版《梦想法案》;

2006年4月,提议将《梦想法案》纳入《2006年全面移民改革法案》(Comprehensive Immigration Reform Act of 2006),未获通过;

2007年3月,众议员路易斯·古铁雷斯(Lois Gutierrez)向众议院提交《2007年通过规范移民与活跃经济实现国家安全法案》(STRIVE Act of 2007);

2007年5月,提议将《梦想法案》纳入《2007年边境安全、经济机会和移民改革法案》(Secure Borders,Economic Opportunity and Immigration Reform Act of 2007),未获通过;

2007年5月,提议将《梦想法案》纳入《2007年全面移民改革法案》(Comprehensive Immigration Reform Act of 2007),未获通过;

2007年10月,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09年3月,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10年11月,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11年5月,提交《梦想法案》,未获通过;

2011年6月,国会通过《2011年全面移民改革法案》(Comprehensive Immigration Reform Act of 2011);

2012年6月,奥巴马总统推出《儿童移民暂缓遣返令》,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不将符合该法令所列条件的青少年无证移民驱逐出境;

2013年4月,参议院两党68名参议员支持通过《全面移民改革法案》(S.744)——该法案包含赋予“追梦人”合法身份的规定,相应的法案(H.R.15)在众议院未获通过;

2017年3月,提交《承认美国儿童法案》(Recognizing America's Children Act),未获通过;

2017年7月,众议员路易斯·古铁雷斯提交《2017年美国希望法案》(American Hope Act of 2017),未获通过;

2001—2017年间,《梦想法案》被反复提交美国国会,但均未能获得通过。在此过程中,青年移民开始为伸张其人格权以及相关权利组建组织网络。有资格通过这部未经通过的法案获得合法身份的人将自己称为“追梦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过去十年始终致力于推动移民改革,以期能够合法地居住在美国。

社会运动的行动者们致力于推动《梦想法案》的通过,他们有效地建构了“追梦人”的相关叙事(Snow & Benford 1988),并以此改变了人们对于青年无证移民的刻板印象。“追梦人”在以下方面赢得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同情:

1.他们信奉美国的国家象征,知晓美国价值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之处,并告知世人他们所承认的唯一家园是美国;

2.他们通过报纸、新闻发布会、示威和静坐活动彰显其作为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人品与成就;

3.他们遵纪守法,以此消除非法之污名。

“追梦人”创建了许多团体、组织网络和联盟,他们向公众讲述自己遭受的冤屈,采用非暴力抗议的方式重塑自己的公众形象,并以此帮助年轻的“盟友”获得某种合法性(Nicholls 2013)。

在此运动中诞生了一个组织,即“梦想联盟”。该组织“始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mid-2000s),是在国家移民法律中心(National Immigration Law Center)的领导下,由一些全国性的政策倡导团体为促使青年移民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而成立的一个社会运动组织者和政策倡导者的非正式联盟”(United We Dream 2016)。2006年《全面移民改革法案》在国会受阻后,诸如纽约州青年领袖委员会(New York State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马萨诸塞州学生移民运动(Student Immigrant Movement in Massachusetts)、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领导计划(University Leadership Initiative in Austi),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梦想组织(California Dream Network)等地方性团体相互协调、开展动员并共同采取行动。大约在同一时间,“梦想联盟”在美国各个校园的学生团体中传播,“追梦人”由此成为一种政治身份,成为一个人们可以加入的公共团体,无证移民因此不再零零星星、默默无闻地退缩在各自的隐秘生活中。

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失望之情以及可能被驱逐出境的风险,构成了“追梦人”——尤其是其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共同的人生经验。正是这种共同的不满让美国可能从移民改革中获益的180万无证移民中的许多人找到共同的声音(Gelatt & Pierce 2018)。

《全民移民改革法案》在2009年和2010年再次受挫后,“追梦人”修改了他们的策略。除了继续通过经选举产生的政治人物和广大美国民众向国会施加压力之外,他们将斗争策略从游说议员转变为以集会和静坐开展抗议活动。齐默尔曼(Zimmerman 2011)认为,这一策略和斗争模式的转变反映了这场运动——

从最初专注于为《梦想法案》提供支持,转变为采取越来越多的直接行动促使人们关注更加广泛的移民、公民和人权议题,并视之为推动社会和政策变革的手段。

如今“追梦人”已成为一个具有明确意涵的固定称谓,他们团结成为一个集体,并一度占领了亚利桑那州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哥伦比亚特区数名参议员以及美国许多官员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