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还是运动?

话题还是运动?

在2016年10月19日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一个小组讨论中,艾丽西亚·加尔扎谈到了“BLM”这一主题标签的诞生:

人们对“BLM”有很多误解,因为这一标签被用于多种场合,也确实造成了困惑。这既是有意为之,又不免失之草率。在杀害特雷文·马丁的凶手被无罪释放后,我和奥珀尔、帕特里斯在2013年发起了BLM运动。我们将BLM打造成一个空间,让我们黑人可以就如何反抗我所说的“反黑人种族主义”以及国家认可的暴力展开进一步的对话。我们非常清楚地表明这场斗争不仅仅关乎黑人,而且实际上关乎一个政治空间的形成,在此空间我们得以成为人民。……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尤其持续进行斗争的事情之一是:BLM只是一个话题标签吗?它只是一种社交媒体现象吗?社交媒体可以创造运动吗?你们是在开展一场运动吗?BLM是一个组织吗?

最初,很难预知“BLM”这一标签将会产生何等影响。许多人质疑它不过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一种时尚,或是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运动。BLM始于社交媒体,并且一直保持着网络热度。研究人员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的超过4000万条推文、10万个网站,并对40名BLM的活动分子进行了访谈(Freelon,McIlwain,and Clark 2016)他们发现,就在迈克尔·布朗被杀后的当即,提到BLM的人数迅猛攀升,“推文数量增加了55倍,其他用户的数量超过了13倍”(Freelon,McIlwain and Clark 2016:42),迈克尔·布朗就此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2014年8月9日至31日的20余天里,人们发送了12589097条BLM推文(Freelon,McIlwain and Clark 2016:42)。这些研究人员指出,正是迈克尔·布朗死后的网络在线抗议和现场抗议活动真正促使BLM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

网络在线活动是BLM运动得以形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同样重要的因素还包括这三位女性创始人所拥有的真正友谊和组织经验。在布朗被杀后的几天和几周内,凶案发生地“弗格森”也成了推特上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标签,成为与布朗被杀有关的抗议活动中集中使用的一个词汇。与“弗格森”相关的推文每天增加200万条。根据社交媒体研究人员的说法,某一个单一事件导致了如此大量的推文,这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否被用作标签,“弗格森”赫然成为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间热度最高的一个词,使用该词的推文超过2160万条。同一期间,BLM这一短语成为推特上使用次数排名第三的关键词(McLaughlin 2016)。

在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杀死迈克尔·布朗的警官之后,BLM在推特上的应用进一步扩散。相关推文平均每天达到350万条,其中大多数推文使用了“BLM”或“弗格森”一词。到2014年12月,每天有超过10万条推文使用BLM,BLM成为萌芽中的社会运动的核心短语。

随着“BLM”这一标签越来越多地为人使用,其他与警察滥用暴力相关的主题标签逐渐消失——你还记得曾经出现过的“举起手来别开枪”(Hands Up Dont Shoot)和“没有正义就没有安宁”(No Justice No Peace)等主题标签吗?麦基尔韦恩(McIlwain)认为BLM之所以一跃而居于主导,得益于该标签可持久地适用于多种关乎社会正义的场合,例如,该标签可用于谴责地方法院向居民(其中很多是美国黑人)课以来历不明的罚款。“‘BLM’所提出的原则简洁明了,与任何特定的行为无关。虽然它聚焦于警察枪击事件,但并不仅限于此,”他说,“它唤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McLaughlin 2016)

就此而言,在这场旨在反对警察暴行的社会运动中,“BLM”成为了运动的主题、象征和座右铭;与此同时,它还所发挥了另一个功能,即表达了关乎所有黑人尊严与社会正义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