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之人道:以追梦人为例

移民之人道:以追梦人为例

“追梦人”(DREAMers)强调以下事实: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在未获得移民许可的情况下几乎没有选择地移居美国。他们从未选择成为无证移民,其中许多人将自己视为美国公民,直到意识到他们没有社会保险编号;其处境令人质疑他们所受到的对待是否公正、他们为不是自己的过错而遭受惩罚是否公正(Nicholls 2013;Nicholls & Fiorito 2015;Snow & Benford 1988)。

“追梦人”向世人展现了作为美国优秀公民所应有的作为:他们对于社区的贡献,对于所谓“美国梦”中有关辛勤工作的宏大叙事的参与,以及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自我提升。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年轻的无证移民自称“追梦人”,他们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

虽然难以确切统计无证移民中的年轻人和有资格获得有条件居住权的年轻人人数,但这场运动能够组织20万名参与者开展集会以支持“追梦人”,已足以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运动所具有的力量(Center for Immigration Policy 2012)。

培育新一代社会运动行动者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可以持续运作抗议活动的组织和网络,从而让抗议活动延伸至学校的各个群体之中(Nicholls 2013)。一旦将地方性团体团结起来,这场运动的诉求及其斗争就会为其他“追梦人”所熟悉和掌握。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生组织网络对于伸张诉求和开展运动至关重要。倘若没有一个团结的团体,就很难兼顾庞大群体中的众多主张。以迈阿密和旧金山两地的青年无证移民团体为例,它们的成员背景有很大不同,但被称为“追梦人”的力量将他们各自的使命精炼成为一个共同的事业,并使其所发出的诉求得以代表每一个成员。随着社会运动的组织联盟拥有更直接的新闻和信息共享手段,社会运动的斗争策略和斗争表演形式也随之得到传播,得以为其他人所复制和再现于类似的运动和斗争事件中。反复运用相同的斗争策略强化了运动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其所具有的效果可从民权时代(civil rights era)的静坐抗议中略窥一二(Mc-Adam 1999)。

“追梦人”运动学习非暴力社会运动并运用类似的斗争策略向亚利桑那州马里科帕县(Maricopa County)的警长发起挑战。该县警长乔·阿帕约——正如本书第七章所言——在1993—2017年任职期间负责运作了当代美国最具有种族歧视、令人作呕的拘留中心(Romero 2011);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被称作“帐篷城”(Tent City)的拘留中心,它距离凤凰城市中心大约6.5公里,可拘禁2000多人(Lukinbeal &Sharp 2015)。随着媒体曝光了被拘禁者所遭遇的非人道待遇,公众开始针对阿帕约开展非暴力而持久的抗议活动,阿帕约因此成为美国反移民种族主义的一个标志性体现。

“追梦人”运动的早期策略是将自己塑造成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展示自己的非暴力,并组建团体凝聚自己的声音和故事,通过媒体宣传赋予自己的组织以合法性。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联盟,通过在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中创建团体来共享信息、开展教育,并且就移民改革问题进行持续对话。随着华盛顿特区的社会运动组织“梦想联盟”(United We Dream)制度化地开展运作,“无证,无歉,无惧”(undocumented,unapologetic,and unafraid)运动日益充满活力地在全美集会,为“追梦人”争取权利。运用社会运动的策略并将运动推入公众的视野是开展非暴力抗议活动的绝佳起点,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向公众解释年轻人为何不满于其处境以及遭受了怎样不公正的歧视。目前,“梦想联盟”已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运动组织,赫然跻身于“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联盟”(LULAC)、“人权运动”(Human Rights Campaign)等著名人权团体之列。

我们必须记住蒂利的教导,即集体身份的形成先于集体身份的动员(Tilly 2002,2005)。也就是说,围绕“追梦人”这一集体身份而动员开展的移民权利运动并非全然是由《梦想法案》(DREAM Act)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