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病 率

第一节 发 病 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为5%~12%。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子痫(eclampsia),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chronic hypertension with superimposed preeclampsia,CHPE)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HDP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HDP的流行病学至关重要。但关于HDP的流行病学研究有限。

最近研究表明,HDP的发病率和分类在全球各不相同。HDP的总发病率为2.4%~22.2%。沙特阿拉伯的发病率为2.4%,日本为4.6%,埃塞俄比亚为6.25%,澳大利亚为7.1%,中国为7.3%,印度为7.4%,法国为7.4%,丹麦为8.5%,澳大利亚为9.7%,美国为10.6%,津巴布韦为19.4%,博茨瓦纳为22.2%。GH的总发病率为0.71%~14.3%。沙特阿拉伯的发病率为0.71%,印度为2.04%,葡萄牙为2.5%,中国为3.3%,法国为4.2%,美国为2.46%~14.3%。PE总的发病率为0.05%~9.0%,伊朗为0.05%,沙特阿拉伯为1.32%,葡萄牙为1.4%,法国为2.0%,瑞典为2.9%,丹麦为3.2%,澳大利亚为3.4%,新加坡为3.6%,挪威为3%~4.5%,蒙古为4.4%,中国为4.5%,印度为4.53%,泰国为4.7%,巴西为6.74%,韩国为6.9%,墨西哥为7.6%,美国为2.57%~9.0%。子痫的总发病率为0.02%~0.23%。新加坡的发病率为0.02%,美国为0.04%,印度为0.83%,法国为0.1%,葡萄牙为0.1%,中国为0.11%,沙特阿拉伯为0.19%,伊朗为0.23%。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总发病率为0.086%~3.9%。沙特阿拉伯的发病率为0.086%,中国为0.6%,美国为0.63%~0.83%,葡萄牙为1.5%,法国为1.7%,埃塞俄比亚为3.9%。CHPE总的发病率为0.096%~0.6%,沙特阿拉伯为0.096%,葡萄牙为0.2%,美国为0.23%,中国为0.6%。HDP的发病率之间差异很大,可能与临床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均有关,例如种族、年龄、孕产次、母体感染、贫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政策、产检次数和孕前BMI。例如在美国,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HDP的发病率最高,与生活方式、饮食以及医疗保健有关。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HDP的发病例数有所增加。1990年到2019年这30年,全球的HDP发病例数从1630万增加到1808万,增加了10.92%;2019年,因HDP死亡的孕产妇数为27.83万,与1990年相比,死亡率下降了30.05%。HDP发病例数增加,可能与人口增长和多胎妊娠相关。虽然1990年至2019年HDP的发病例数增加,但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全球人口数是增加的。死亡病例数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加大医疗干预以及全球临床医生对HDP的关注度提高。在全球区域层面,2019年,HDP发病率较高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澳大利亚、大洋洲和中欧较低。在年龄方面,25~29岁人群HDP发病率最高,其次是30~34岁和20~24岁。一般来说,HDP更可能发生在育龄期的极端。由于肥胖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高龄孕产妇的HDP发病率增加,并且更有可能患上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影响小动脉功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年龄过小(小于16岁)的女性怀孕可能更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例如PE、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这些结果可能与贫困、营养不足、孕前健康状况不佳、婚姻状况不佳或教育水平低有关。

有研究报道,PE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之间差异显著。比如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两国PE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种族和遗传易感性、母亲年龄、性文化、体重指数、饮食、运动、多胎妊娠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相关。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两国在PE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PE预防计划。在世界范围内,PE影响了全球2%~8%的孕产妇。发病率在国家和种族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目前的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亚洲人可能是PE的低危人群。部分研究报道,与美洲原住民、非裔美国人和欧洲人相比,亚洲华人、新西兰人和亚裔美国人的PE的发病率较低。从2004年到2016年,中国PE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从1980年到2016年,美国PE发病率逐年上升。

此外,一项来自瑞典和中国的对比研究表明,两个国家HDP的总体发病率相似,约为4%,但PE的轻度、重度比例却不一样:瑞典轻度PE占2/3,而中国重度PE占2/3。两个国家间PE相关危险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瑞典孕产妇的年龄和肥胖与PE相关性较小,而在中国,肥胖孕产妇PE风险增加4~5倍。随着BMI增加,中国女性的PE风险高于瑞典女性。中国的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约占总人口的92%),而大多数瑞典女性可能具有混合种族背景。种族、遗传背景、生活方式、饮食以及医疗保健,可能与PE风险密切相关。

尽管HD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已经大大降低,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文化、饮食、生活方式和其他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状况也有差异。近年来,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工作压力等的改变导致育龄期妇女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增加。并且,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的比例增加,这些都导致HDP在中国孕产妇中越来越常见。

2018年一项纳入162家医院38590例病例的研究表明,中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为4.74%,妊娠期高血压、PE、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PE发病率分别为1.38%、2.61%、0.03%、0.31%、0.41%。同时发现,HDP的发病地区存在差异,其中,重庆、福建、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发病率较低,而发病率较高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山西、吉林、河北、新疆和海南。重庆发病率低的原因是重庆作为我国的直辖市之一,具有大城市和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直辖市的孕产妇孕期妇幼保健意识增强,医疗资源相应增加。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孕期保健覆盖率较低,患者知晓率较低。农村患者就医意识差,缺乏合理管理,HDP患者易漏诊。山西等地区HDP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受到寒冷、干燥和低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孕期保健和农村人口的管理,完善了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制度。研究中发现有5名孕产妇死亡可归因于HDP。华东地区死亡率为0,表明这些努力是有成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近8年HDP发病率:2013年为7.3%;2014年为5.6%;2015年为6.1%;2016年为7.2%;2017年为8.6%;2018年为11.3%;2019年为10.8%;2020年为6.9%;2021年为12.1%。

关于孕产妇死亡率的研究不多。有研究报道,从1990年到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呈现出的显著下降的趋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率下降了70%,但是HDP的改善有限。一项关于孕产妇死亡率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因HDP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人数有所增加。这种增加的原因令人担忧,因此,作为产科医生,应该更好地分析这些地区HDP孕产妇死亡人数增加的原因,以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项研究表明,在非洲,HDP是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在某些地区,这些疾病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人数占孕产妇死亡总人数的19%~32%。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的类似研究表明,与HDP相关的孕产妇死亡率很高。关于埃塞俄比亚的相关研究也表明,HDP是孕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研究中显示子痫孕产妇的死亡率高,其可能的原因是在疾病发作之前和之后未及时寻求医疗保健和医疗救助,这表明在实施控制抽搐、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及实施其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方面存在明显的延迟。与先前的研究发现一致,大多数孕产妇的死亡发生在入院后的24 h内。众所周知,除非尽早中止进一步的抽搐,否则子痫可能会迅速恶化。以前曾报道,在发展中国家中,因HDP导致孕产妇死亡率高的最重要因素是疾病发展到不可逆转阶段时患者才到医院。因此,大多数孕产妇死亡都是因为就诊晚从而护理晚、治疗晚。因此,应向孕产妇提供健康宣传,重点是提高其对产前和产时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告知其在出现HDP严重症状时及时寻求医疗保健及医疗救治。

(赵晓蕾 李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