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钙剂
钙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元素之一,按元素在人体的构成比,钙的排位仅次于氧、碳、氢和氮,列第五位,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低钙摄入可能通过刺激甲状旁腺激素或肾素释放而引起高血压,从而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钙水平并导致血管收缩。钙的一种可能的作用方式是减少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和降低细胞内钙水平,从而降低平滑肌的收缩力。钙也可能通过增加镁水平对平滑肌功能产生间接影响。多项研究观察了补充钙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对一致的研究结果,即补充钙剂可使临床获益。我国2019年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发表的1项对99535名孕妇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孕期每日补充钙剂600 mg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潜在保护因子。
2014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SOGC)临床实践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评估和管理(执行摘要)》推荐:对于钙摄入量低(<600 mg/d)的女性,建议口服补钙至少1 g/d。
201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科医学学会(SOMANZ)《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指南》推荐:应向中度至高度子痫前期风险的女性提供钙补充剂(1.5 g/d),特别是那些膳食钙摄入量低的女性。
2018年ISSHP相关指南推荐钙摄入量不足(<600 mg/d)的人群应该给予1.2~2.5 g/d钙剂预防子痫前期。该证据源于1997年Levine等的研究(证实了钙摄入不足人群每天补充钙剂可以预防子痫前期)。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孕期补钙以预防子痫前期及并发症的建议推荐:对于膳食钙摄入量低的人群,建议孕妇每天补充钙(1.5~2.0 g口服元素钙),以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分次服用钙剂可提高接受性,建议的钙补充方案为每天1.5~2 g,总剂量分为3剂,最好在用餐时服用。该证据源于一项Cochrane系统综述,其纳入了27项调查常规(每日)补钙用于预防子痫前期和相关问题效果的试验。
2019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关于子痫前期的倡议《妊娠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实用指南》同样参考了Cochrane系统综述,其推荐:对于低钙摄入量(<800 mg/d)的女性,无论是钙替代(≤1 g/d)或钙补充(1.5~2 g/d)都可能降低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的负担。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围产期高血压的管理意见同样参考了Cochrane系统综述:补充高剂量钙剂(≥1 g/d)可能会降低子痫前期风险,尤其对低钙饮食的孕妇。
而基于2019年发表于Lancet的研究,WHO的妊娠期间补钙预防子痫及其并发症(2020)推荐意见中更新:妊娠前(备孕期)补充钙以降低子痫前期风险的证据仍不确定,在补钙依从性高于80%的人群中可能有临床获益,仍需开展更多研究进行证实。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对于低钙摄入量(<600 mg/d)人群,推荐口服钙补充量至少为1 g/d以预防子痫前期。
2021年昆士兰临床指南《高血压和妊娠》参考了2018年ISSHP相关指南,推荐每日补钙1.2~2.5 g。
由此可见,针对钙摄入不足孕妇补钙预防子痫前期,是各指南共识性的推荐。
(韩宇新 陈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