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营养因素

第七节 营养因素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与检测手段日新月异,对于微量元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相关。Fenzl等测定了在生长调节和促/抗氧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铁(Fe)、锌(Zn)和铜(Cu)的血清浓度,检测子痫前期孕妇(n=30)的血清总氧化能力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健康孕妇(n=37)和非孕妇(n=30)作为对照组;结果提示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所有妊娠组的血清铜和总有机碳水平均显著升高,而锌则显著降低。与健康孕妇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铁和TAC水平显著升高。该研究表明妊娠期存在潜在的氧化应激,铁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而在子痫前期开始时TAC的增加可能为机体的应激防御机制。血清铁水平显著升高是否与子痫前期相关,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后果,对于此,尚待更多的研究证据。

妊娠期妇女在饮食方面要严格遵守膳食平衡原则。但在现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在膳食结构中的占比日益提高,尤其是妊娠期妇女,过度地补充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了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摄入含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等食物,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与之相反,摄入反式脂肪酸、细粮等则会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子痫前期在低收入国家比在高收入国家更为普遍。这种差异的一个可能解释是饮食差异,尤其是缺钙。妊娠后半期补充钙可以减轻子痫前期的严重后果,但对子痫前期的总体风险影响有限。重要的是要确定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妊娠20周前)补充钙是否有额外的益处。若是,可以提高膳食钙摄入量,包括在主食中添加钙,特别是在已知膳食钙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关于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且这些因素并不是排他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单独某一预测指标并不能对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用,采用联合检测多种指标,研究其调控机制等可以提高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潘美晨 管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