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范畴与纪录片文化

一、文化范畴与纪录片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定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换言之,一切社会交流的产物都是文化,政治、经济均是文化的子范畴。次广义的文化,指与政治、经济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中国传统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三分提法,与次广义的文化概念相一致,本章亦取这种文化概念,即:区别于政治、经济的精神文化。由于文化的内涵十分复杂丰富,人们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都是在文化的某一个范畴里言说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文化可以有不同的类别,每一组类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研究范畴,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全球性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等。我们常说纪录片是最有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品种,人们是在哪个范畴里言说纪录片的文化意味呢?在中国,一般认为,“纪录片是最有品位最有魅力的电视作品。纪录片体现着一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和品位”。在国外,理论界也认为,“纪录片仍然是电视广播中一个有威望的领域,并为制片人和电视机构赢得荣誉”。从收视来看,经常播放纪录片的电视台虽然占市场份额较少,但在公众中的形象满意程度却颇高,况且,纪录片通常吸引的是高端市场的观众。显然,纪录片文化意味不是单纯地说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而是指它是一种高级文化,这是相对于大众的、通俗的文化而言的。

当电视业作为文化工业的主力,生产方式已经高度规模化、标准化、快餐化时,纪录片仍然强调创作者的独立制作、个人诠释和时间打磨;当电视业主要讲求感官满足和娱乐时,纪录片强调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在一个技术化的时代张扬艺术,在一个非个性化的时代寻求个性——纪录片守护的是一种精英文化的品格,因此,我们说纪录片是最有品位的文化时,是在“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范畴里讲的,是以精英文化为标准的。然而,以“探索”频道为代表的纪录片市场化运作,对原有纪录片文化冲击很大,它们向市场提供规模的产品供应、规范的交换渠道等,采用专业分工、流水作业、类型化生产、面向大众传播等方式。这些电视产业的制胜法宝也在向纪录片领域搬送,这是否是纪录片大众化的开始呢?彼时纪录片还是现在文化意义上的纪录片吗?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