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访机位
纪录片的采访形式有多种,在参与式纪录片中,多为肩扛摄影机的随机采访,在旁观式的直接电影中,则极力隐藏摄影机的存在,采访变成了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用作品中人物眼睛取代摄影机眼睛的间接采访,更多的纪录片则是把采访内容置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被采访者边做着手里的事情边说,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采访,都要考虑到摄影机的机位。
(一)被采访者直接面对摄影机
采用这种方式,采访者一般在摄影机镜头下方,头比镜头稍低,虽然是受访者与采访者交流,但镜头效果是他直接对准镜头说,在播出的电视节目中,是直接对着观众说,如果将采访者的问话剪辑掉,就会产生一种观众与电视中的人物直接的交流关系。纪录片《三节草》采访肖淑明的机位就是采用这种角度,节目一开始,在黑色的背景中,面向观众的肖淑明说“我来向你攀谈攀谈我的这些事……”。
在这种不间断的诉说中,观众完全感觉不到采访者存在,而是和被采访者直接交流。
(二)被采访者对着画外的采访者说话
被采访者面对画面外的采访者,这一机位实际上暴露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以一种诚实的态度给观众强调这是在摄影机存在下所进行的采访,因为摄影机的存在,那种直接电影式的至高无上的真实被打破,摄影机在场本身明确告知这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摄影机在场的纪录,这种机位可以让作品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采访者出现在画面中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流
采访者直接出现在画面中,扮演着一个触媒的角色,这种机位不仅暴露了拍摄过程,而且把拍摄过程作为一种触及被采访者心灵的触发剂,使纪录片的拍摄成为一种对真实本身的探讨。采用这种机位,纪录片中的事件常常成为由被采访者导演的媒介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因为触及现实生活中迫切关注的问题而在公众中引起共鸣。让·鲁什拍摄《夏日纪事》,让主持人莫兰在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询问同样一个问题:你幸福吗?迈克·摩尔带领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案的受害学生去和K—MART(卡马特)超市谈判,谋求取消超市买卖子弹的业务,去美国枪械协会会长的家里质问为何不向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校园枪击案的受害者道歉,等等。这种采访者在画面中的参与行为成为推动作品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作品因导演的参与具有了强烈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