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文化意义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开论述,将纪录片宏观的文化功能放在纪录片文化意义这一部分论述。
(一)历史价值
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从本源上,是指形象化的文献,是历史叙述的影像参与,创作者希望对历史进行最形象、最贴近的重建。广义而言,凡影像记录都具文献性,把现在的事实记录下来,就是明天的历史资料,因此非虚构性是纪录片的本质规定性,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则是纪录片最基本的价值。在国外,纪录片的历史价值的着眼点是当代,强调其对今人的启迪和警世作用,“人类总是处于遗忘状态,纪录片则提醒和告诉人们不要遗忘,有的东西是不应该遗忘的。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纪录片是他们对历史进行再思考的途径,是打破社会禁忌的方法”。在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价值的着眼点是未来,更多的是为后人留下当代的纪录。“拍纪录片,我觉得是在修史……不是供电视台播放的,应该放进图书馆,供别人查阅资料。”也许,中国传统上浓重的历史情结,“为天地立心,代圣贤立言,为生民立命”,使得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更注重纪录片的历史价值。“衡量一部作品,绝不是当下,而是时间,是历史。”但无论着眼点是什么,纪录片的历史纪录都是它对文化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二)人文价值
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还在于它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人文的观察角度。我们说纪录片是艺术,主要指它是创造性的个人诠释,“远离上帝的声音,载着自己的思想去航行”,表现出最明白不过的人文价值观。纪录片的人文特性还体现在它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要题材,全方位地记录人性、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等,与人联系在一起的一切都受到关注。对于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和文化离散的现代人来说,个人角度的披露所引起的认同,再现各种人在各种处境和地点的生活状况所引起的安慰,这些都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被大众文化麻醉和纵容的现代人来说,纪录片对人生问题的揭露,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好比镜子和刀子,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总之,从人出发去观照人,给人以感性安慰又给人以理性思考,既关注人的现实需求又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纪录片在人文建设上功莫大焉。
(三)审美价值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人们在接受纪录片是艺术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纪录片是有审美价值的,且必须像其他艺术一样,把审美作为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通过美的建构提升精神创造生活。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必然是拙劣的且很快会被社会淘汰,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都无从说起,因此审美价值是纪录片意义的最高层面。纪录片与其他艺术一样,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使观众从个别走向一般,从暂时走向永恒,从有限通往无限。比如《沙与海》中被反复称道的小女孩滑沙的镜头,它的审美价值就在于把人引向了关于世事轮回生命之美的感怀,超越了当下和当地。如此,观众才能摆脱猎奇心理和认识功能的局限,实现情感交流获得审美愉悦。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之处,在于它所达到的真实境界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达到的。在平实的记录里,它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和美的震撼,往往超过人的预见和想象,它的不期而至转瞬即逝所携的力量,令很多虚构艺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