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的叙事对象
2025年08月10日
一、个体化的叙事对象
当今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重视人在其中的作用,人在电视纪录片中作为贯穿影片的线索引导叙事。叙事对象的具化会更有利于深度的挖掘主题,增强展示的事件、情节的可信性,这也恰巧符合观众进入纪录片审美体验的情境。以中央电视台《魅力纪录》栏目为例,无疑近年最火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第一部。影片播出后赢得了空前的好口碑,抛开外化的视听的手法不谈,《舌》在每集纪录片的叙事上都是以个体化的人作为开端去讲述一种美食。虽为实实在在的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但是背后的承载者却是具体化的人。例如,《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讲泡菜,抛开那种固化的教你如何去腌制泡菜的步骤方法,而是将这种美食依附于在外漂泊的金顺姬和母亲一起做泡菜的这种母女之间亲情的交流与母亲手艺的传承。讲美食其实也是在讲人,叙事具体到了人,以人作为泡菜这种美食的纽带,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看到了其中的亲情,在这集的结尾,返回北京的金顺姬开始在北京自己的家尝试着自己腌制泡菜,情感瞬间升华,美食不仅赋予了亲情的纽带还被赋予了一种传承,而这一切的承载者都是实实在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