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用这样的话语来阐述纪录片对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功用。“纪录片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何苏六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其他媒介相比,纪录片兼具新闻性、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更容易被全世界接受。同时,纪录片还是一种相对高端的文化产品,承担着传播价值观念、提升人文精神的任务。

从事纪录片教学几年来,我对纪录片创作有自己浅薄的一点点认识,恳请业界专家们多多指教。我认为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孕育(拍摄)的时间越长,越是弥足珍贵。想要创作出好的纪录片,必然离不开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拍摄什么?怎么样拍摄?为什么而拍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纪录片的专著、译著、论文、教材等著述,借鉴、引用了许多同仁的研究成果,由衷感谢前辈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编著本书本是想在内容上博取众家之所长,融汇纪录片创作理论之精华,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全面地呈现纪录片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可能未如所愿,偏颇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以便及时修正。

特别感谢在书稿写作过程当中给予我帮助的李万才教授、张乐平教授等,感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何宗思老师,何老师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让我甚感钦佩,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再次感谢何老师!

最后,期望业界专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641325111@qq.com),以便让这部教材日趋完善,再次感谢书稿中引用、借鉴的相关书籍、专著、教材等资料的作者,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朱荣清

2017年7月10日 于星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