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1.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教师成长为研究者的必要性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以下简称《方案》)指出:“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这项建设任务体现了要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环境”的支持,帮助教师成为拥有创新能力、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建设任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该《方案》旨在鼓励高校教师成为“研究者”,为教师向研究者身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当代教育发展中,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学实践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成长为“研究者”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早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来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无疑是回答教师专业化中最震撼人心的一种声音”(陈向明,2003a,p.7)。

(二)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2)(以下简称《规划》)提出:“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推进,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因此,在外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高校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强化信息技术知识和提升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以实现专业发展。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知识作为支撑,更应该注重实践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陈向明,2003b),而专业知识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因素.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提出了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建议,这对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大学英语还是英语专业,教学中心都应该及时向专门用途英语做出调整(孙有中,2011).所以,在从通用英语教师转型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对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英语教师成长为研究者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知识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改革常态化的背景下,“每一次改革都会对教师提出一些符合变革特征的‘标准’.但是,在改革实施中,教师外在的角色规定和内在的身份认同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改革设定的理想角色(如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者等)只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标准性形象,还需要得到教师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认可”(李茂森,2014).因此,只有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教师能动性,真正实现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