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自主的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5.4.2 自主的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学习英语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考上重点初中后,宋兰开始正式地学习英语.在此之前,她受到了哥哥的启蒙.那时,哥哥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朗读英语课文或背诵英语单词.看到哥哥喜欢学英语,宋兰也开始“莫名其妙”地对这门语言产生了兴趣.她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每当哥哥读到“English”(英语)、“teacher”(教师)、“vioG lin”(小提琴)、“desk”(桌子)这些单词的时候,她就跟着模仿,期盼能够早日上初中学习英语。

宋兰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与家庭环境也密不可分.她的父亲性格开明、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和哥哥对英语“这种新鲜事物”也抱有比较欢迎的态度.她当时特别渴望学习英语,当她正式学习这门语言时,兴趣十足.她谈到:“那时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用英语流利地唱英文歌,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因此,宋兰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上课特别专心.老师布置的任何学习任务,她都认真地完成.虽然她在全市最好的重点初中读书,但是当时学习英语的条件比较简陋.没有录音机和磁带,全靠老师讲、领着读的方式学习英语.英语老师要求朗读和背诵的作业,她都做得很好.宋兰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英语课堂上她会特别注意模仿老师的发音.虽然最初她的英语并不突出,但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她的英语成绩稳步前进.当时,宋兰周围的很多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点排斥.而她对英语一直持“拥抱”的态度。

今天王老师又表扬你了

在宋兰升入初中二年级时,她的班级来了一位女教师——姓王,她一直跟班到宋兰初中毕业.当时,王老师30多岁,教学经验丰富,英语发音和语调都非常标准.她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课堂上雷厉风行,所有学生都有点怕她.但是,课下如果学生去找她问问题,她都特别温柔地给予讲解.自从成为王老师的学生之后,宋兰的英语成绩进步更大了.在全班近60个人里面,能排到前十名。

在中考前,父亲给宋兰订购了《21世纪英语学习报》,上面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还有词汇和语法题.每当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她就全部圈起来集中起来去问王老师.王老师觉得她特别好学,很愿意教她;也因为她的勤奋而更加喜欢她,对她的期待也很高.虽然王老师欣赏宋兰,但是从不在班里当面表扬她.但是,在她教的另一个平行班里,她经常把宋兰挂在嘴边.那个班的同学每当遇到宋兰就会跟她说:“今天王老师又表扬你了”。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策略

宋兰英语成绩优异与她的英语学习策略是分不开的.首先,她比较注重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她已经养成了一种意识.其次,她在课下的时候非常喜欢朗读和背诵.当时老师要求每篇课文都要背诵,她非常喜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和对话.她认为朗读好了,背诵也会变得很简单.宋兰喜欢语文和英语这些语言类科目,因为她有一个优势,就是记忆力特别好.最后,她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她谈到:“语言学习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你要是对英语感兴趣,就愿意去付出.你不觉得自己的付出是苦,反而觉得是乐.当你取得了一定成绩后,你会从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进一步增强你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中考英语考了满分

宋兰的班主任认为她的英语成绩好,建议她报考第一中学.以后上了大学可以选择英语专业,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在中考时,宋兰发挥得超长,总成绩超过分数线近50分,英语科目考了满分.王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当时,全市英语考满分的考生只有两人,这是宋兰特别引以为荣的事情。

(2)我的目标是要考上大学

从考进一中的第一天起,宋兰就默默地下定决心:“我的目标是要考上大学,学习英语专业”.她的目标非常坚定,从来没有动摇过.正因为有这样明确的目标,所以她学起英语来非常地积极主动.当然,这也得益于她的两位高中英语老师。

喜欢让学生复述课文的张老师

宋兰高一的英语老师是一位姓张的女老师.她教了他们一年,后来休产假,高三继续回来教他们.张老师讲完一篇课文以后,喜欢让学生进行复述.这项作业要求学生自愿完成.当时,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对待.但是,宋兰非常重视这项作业.她一般把老师要求复述的课文先改写出来,然后再进行背诵.虽然这个任务对她来说有一点挑战,但是她非常乐意去做.因为她很想在班上展示自己.每当老师问到:“Who would like to retell the text?”(谁愿意复述课文?)宋兰就会举起手来.她从小学以来就养成了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在她看来举手发言既表达了对老师的尊重,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对发音要求严格的罗老师

高二时,宋兰的英语老师换成了一位老先生,姓罗,毕业于国内著名的外语类大学.这位罗老师人品好,自身专业水平也很高,在翻译、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储备都非常深厚.但是,他不像张老师的表达能力那么强,不善于讲解语法.宋兰对英语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兴趣,善于寻找和发现每位英语老师的长处.罗老师对语音要求很高,反而激发了她对语音的自我要求.罗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会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或背诵课文.如果出现三次错误,比如:读错单词、发音不标准或者重复等,这位学生就自动坐下,此次成绩为零分.如果有一次或两次错误就分别是4分、3分.如果没有错误,就是满分5分.根据每名学生的表现情况,他每次都会很认真地打分.这让班里的学生感觉很“害怕”,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太重视语音.但是,宋兰特别注意英语发音.每次上课时到了这一环节,她都是主动举手.每次被叫到,她的成绩都是满分5分。

由于宋兰的英语发音非常好,在高二的时候,她代表全市去参加全省的迎奥运中学生演讲比赛.当时,指导教师带着她去省城参赛,并对她的演讲稿和发音逐字逐句地进行纠正.最终,她在那次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过了两个月,奖状送到了她的学校.当时,在全体学生集合的场景下,校长在一个露天的主席台上宣布了她获奖的喜讯。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策略

宋兰特别喜欢朗读课文和模仿磁带的发音.从高一开始,她就买来课文的配套磁带.是北外的英语老师配音,他们的发音特别地道.她非常喜欢在家听磁带,模仿发音.当时,高中的英语老师给他们介绍了《新概念英语》.她就让父亲带她去书店买了这套书,在课下认真学习。

宋兰所在的第一中学是省重点高中,在硬件设备方面比别的学校要先进一些.当时,学校内部成立了一个广播电台,每个学生都有配套的耳机,可以搜索校园电台的的英语节目.当时,英语老师鼓励他们课下要多听一点英语.于是,她就开始在收音机里面搜索英语电台节目.有一天,她终于收到了一个名为English on the way《英语之路》的节目.这是一档用汉语教英语的节目,比如:其中的对话学习,让听众先去听英文对话,然后再用汉语给与讲解.《英语之路》在每星期播放三次.她坚持听了一个学期。

高三时,宋兰的英语老师把班里打算报考英语专业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一般每个星期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用录音机给他们播放录音,让他们做听写练习.因为当时高考已经有听力了.尽管只是作为参考分数,在宋兰眼里,这是英语老师额外为他们“开小灶”。

在高中的时候,宋兰就已经表现出成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潜力”.当时,周围的同学经常问她英语题,她也特别喜欢教他们.她认为:“自己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讲清楚才是真的懂”.如果自己有不会的问题,她就去问老师,一定要弄明白.她养成了一个记错题的好习惯.她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每次英语考试以后,她就会非常认真地把做错的题目全部抄上去,然后用红色笔标出正确答案,并在下面附上一段话,即:为什么这道题会选择这个答案.所以每次考试前,她不用再去重新复习英语题,而是直接看错题本.她一直有自己的错题本,坚持了很长时间.宋兰曾经谈到:“我是一个比较自主的英语学习者.自己会想办法、主动地学习英语”。

此外,宋兰还养成了写英语日记的习惯.每天都写,哪怕只写两三行字.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现在,她写的日记已经有十多本.她谈到:“再回头翻阅原来写的英文日记,就会发现好多错误,觉得写得很幼稚.但是,我当时很有兴趣、很愿意去写”。

结识外教科琳

宋兰就读的第一中学与附近一所师范专科学校——Z校在同一条路上,相隔几百米.有时候她在上学的路上会碰到Z校的外教.但是,她不敢去和他们打招呼.她一直对英语感兴趣,内心很渴望能有这样的机会.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在她读高二时,她的同班同学小李跑过来很激动地跟她说:“我们班的D同学认识Z校的英国外教——科琳老师,你想不想认识科琳?”宋兰觉得有这样的机会太好了。

于是,在某一天放学后她和小李一起去科琳家拜访她.虽然宋兰不认识科琳,但是,她很勇敢地跑到她面前说明来意,并做自我介绍.科琳一看是两个中学生,就很友好地招呼他们进屋.当时,宋兰见到科琳只有兴奋和激动,一点都不紧张.在聊天的时候,科琳说的英语她都能听得懂.同时,她也觉得开口说英语根本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话都是她以前读过和背过的句子,比如:What do you like?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你喜欢什么?你在业余时间做什么?)他们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科琳夸赞宋兰的英语发音比她教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还要好.受到科琳的鼓励,宋兰跟小李约定今后两人交谈时要说英语,来提高口语能力,并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成为科琳的学生

在读高三的时候,宋兰学习太过用功.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脑神经衰弱.所以,在高考时她发挥失常.最后被Z校的英语专业录取,成为了科琳的学生.当时,她高兴地跑去告诉科琳:“我已经成为你的学生了”.虽然Z校只是一所专科学校,但是宋兰觉得能有书读,能学习英语专业,而且成为了科琳的学生,仍然很开心.当时科琳教一年级的听力和口语。

(3)出类拔萃的英语学习者

宋兰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Z校,第二个阶段是在一所本科院校N校。

Z校的概况

Z校是一所省属专科院校.宋兰从这里毕业并保送升入本科院校——N校。

Z校的师资水平比较高,教师们在教学上都非常负责.Z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初中和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

Z校的课程设置比较丰富.宋兰在英语系读大一时,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的课都安排得满满的,主要开设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等专业课程.在下午会安排一些公共课,如教育学、心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宋兰读大二时,系里还开设了一整年的教学法课程.学生在毕业前还要进行一个月的教学实习。

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到了Z校,宋兰只需要学习和英语相关的科目,因而她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当时考入Z校的时候,她的高考英语成绩并不是年级第一,但是她的听力是第一名.在进入Z校学习的第一年里,她感觉特别轻松,同时也更加努力.每一门课程,她都学得特别认真.她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任务之外,一直在自学《新概念英语》.她利用每天下午和晚自习的时间,有计划地把《新概念英语》全部自学完.如图5-5所示。

翻录英文的原版磁带

在Z校读书期间,宋兰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听英文磁带.当时,她们系有自己的翻录室,这些英文磁带都是请老师帮助翻录的.她的外教开设的听说课程是:Cambridge English(《剑桥英语》),配套的教材和磁带都是从英国带来的.她自己买来空白磁带,把这套教材的配套磁带全部翻录下来.磁带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语音、对话、歌曲等,是由英国广播电台的专家录制的.里面的对话非常生动,“配音”也特别地道.宋兰非常喜欢这套教材.读大一和大二时,她每天晚上几乎都是听着这套英语磁带睡着的.翻来覆去听了很多遍.她的英语听力训练就是靠这些原版磁带,并没有刻意去做其他的听力训练题。

参加茶话会和英语角

宋兰在Z校的时候跟外教接触特别多.她和科琳的关系很好,亲如姐妹.她们之间有一个约定,她每周都去科琳家和她聊天一次,她们称之为茶话会.她也经常带着科琳去办事,比如:买东西、去邮局寄信或包裹等,也邀请她来自己家里吃饭。

当时,系里每周三晚上还举办英语角.由于周三不用上晚自习,所以宋兰每周都去.最重要的是她的两个外教科琳和艾伦都会去.有时候,外教还会邀请他们的一些外国朋友来做客.大家都围坐在外教的周围聊天,所以“英语角”特别热闹.大二第一学期结束时,科琳回英国了.她们俩人还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宋兰每年都会收到科琳寄来的圣诞礼物和生日礼物.在与外教的友好交往中,她的英语口语已经不知不觉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Z校学习期间,宋兰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成绩在全年级遥遥领先.她每次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朗读比赛,都能拿到冠军.此外,她还主持英语节目、担任学生会干部,各个方面都非常突出.在大二时,她代表Z校去参加全省的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在读期间,她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奖学金.在大二结束时,由于总成绩优异,她被保送到N校攻读本科。

图5-5 宋兰学习的《新概念英语》

(4)重拾自信的英语学习者

去N校之前,宋兰有点担心.她觉得自己是“专升本”的学生,而其他学生是直接读的本科.“如果去了,自己没有优势了怎么办?”她隐约地有一种忧患意识.虽然她去N校面试的时候非常轻松,但是她不了解那边同学的水平.她有一种危机感.因为她觉得自己在Z校算是“鸡头”,但她不想到了N校就变成“凤尾”,她还是想保持自己的优势.在被保送升入N校后的那个暑假,宋兰每天都在家坚持收听英语节目,如英国广播电台的新闻.此外,她还帮助Z校一位美术系的老师翻译了两本很厚的国外画册.她还坚持看了一些英文书籍,做了一些英语试题。

“你英语口语太好了”

开学后,宋兰进入N校读书.当时,学校的做法是把“专升本”的新生和原来直接考入本科的老生混合,然后分到不同的班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合.分班后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让每一名学生站起来做自我介绍.轮到宋兰了,她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My name is...,I come from....”(我叫....,我来自...).下课以后,班里有一个男生对她说:“你英语口语太好了,又流利、又地道”.其实这对宋兰来说太正常不过了.因为她在Z 校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口语基础。

N校的外教不教口语课,而是《美国概况》.但是,宋兰一直努力为自己创造说英语的机会.她的外教是一位叫塞利的美国老太太,住在学校校园里的专家楼里.塞利家每周有一次open hour(开放聊天时间),每次她都会去.她班里有十几个学习好的同学都喜欢去.有一次,塞利表扬宋兰:“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的英语太棒了)。

因此,到了N校以后,宋兰发现自己还是佼佼者,她的英语成绩还是很突出.在重拾自信之后,她不管学习什么科目都很积极、认真。

我介绍你去北京读硕士

有一次,N校承办了全省的大学生演讲比赛.宋兰去参加系里的选拔,但是最终她并没有代表学院去参加比赛.因为系里选了四名直接读本科的学生.但是,她和另一名男生获得了当主持人的机会.宋兰虽然觉得有点不公平,但是她又觉得自己初来乍到,别人的水平也并不比自己差,所以就释然了.她认为既然做英语主持,就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那次比赛,宋兰的主持非常成功,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当时评委里有一位X老师,是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很欣赏宋兰的才华.在比赛后的庆功宴上,他对她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我介绍你去北京读我学生的硕士生研究生.以后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再考我的博士”.宋兰听了很受鼓舞。

父亲去世,宋兰放弃考研

就在宋兰决定考研的时候,她的父亲因病情复发去世了.她面临着继续考研还是就业的抉择.当时,由于父亲去世,母亲处于“半下岗”状态.而哥哥又参加了工作,要经常出差.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她决定先放弃考研,打算毕业后先回家乡的Z校工作.这样即可以陪伴母亲,又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考研的事情可以工作之后再做打算。

以优异的成绩进入Z校工作

当时,N校考研的风气很浓.然而由于父亲的去世,宋兰在考研准备了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但是她对自己热爱的英语专业并没有放弃,对英语学习依然没有放松。

大学毕业时,宋兰决定回母校Z校工作.虽然宋兰是Z校保送的学生,但是她没有跟该校签订任何协议保证一定要回来工作,或免试就业.她回Z校工作必须跟所有的应聘者走一样的流程.她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非常自信,并不担心与其他应聘者的竞争.因为宋兰在N校学的师范专业,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她们去当地的一个中学实习过一个月.这让她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还曾经代表英语系参加过N校举办的模拟讲课大赛,并获得二等奖,是英语系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所以,在Z校试讲时,宋兰发挥地非常好,讲课成绩排名第一.于是,她很顺利地成为Z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在那里工作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