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先导性研究阶段的研究对象

4.4.1 先导性研究阶段的研究对象

进入博士二年级,研究者负责导师Y教授团队的“学研共同体” 的管理工作.学研共同体的成员来自Y教授的访问学者,都是高校的英语教师.研究者与他们有着相似的访学经历,深知他们访学需要克服来自家庭和工作单位的种种困难,理解他们因为怀有改变和提升自己的决心和勇气才走出来,因而对他们更具有同理心。

这届“学研共同体”的成员总共6名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在他们来S校学习之前(2017年7月底)与他们取得联系并建立微信群,然后对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设计相关的学习、研讨方案。

9月份开学后,研究者和6名教师一起研讨学习.有时大家还会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吃饭.在频繁的接触中,彼此逐渐建立了友好信任的关系.由于研究者本人还是“教师身份”研究领域的一名新手,缺乏开展实证研究的经验.考虑到学研共同体的成员都是高校英语教师,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研究者决定邀请他们做为研究参与者,开展一项先导研究.在和他们逐一商量后,获得了他们的同意和支持.因此,研究者按照“目的性抽样” 的原则(陈向明,2000,p.93),以方便抽样的方法确定这6名高校英语教师作为先导性研究中的研究参与者.他们的个人信息,如表4-1所示。

研究者最初把博士论文题目确定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研究”.对于访学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她一直心怀感激,也本着“互惠原则”向他们承诺如果有任何困难,比如:下载学术论文或者其他学术资料,都可以向她寻求帮助。

研究者最初对博士论文要具体写什么比较懵懂,不知道要从哪些维度来进行访谈,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后来,随着先导性研究的开展,她发现了一些影响高校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这为她博士论文的数据收集指明了方向,也奠定了基础.随着先导性研究告一段落,研究者进入正式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