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7.3.2 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1)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高校外语教师要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意识,要及时关注宏观层面上国家政策的导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少高校外语教师过多的关注教育的微观领域,即课堂教学实践,而忽视了宏观层面上国家政策的导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才会真正实现其职业价值.因而,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规划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让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能够体现中国的特色。

(2)培养研究者的身份意识

高校外语教师要培养研究者的身份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研究者身份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Long& Huang,2017),研究者身份的发展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少高校外语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身份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好书,而对从事科研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只有科研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些高校外语教师对科研认识不够充分,认为从事科研必须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事实上,任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科研”.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行动研究,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并评估解决问题的效果,然后制定新的计划.开展行动研究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师发展成长为“教师研究者”。

(3)不断反思,成为终身学习

高校外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高校外语教师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即教师熟悉的范围、习惯和行为模式(陶丽,李子建,2018),尽管逾越这个区域教师会遇到困难和风险.高校外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能动性,去自己的“舒适区”之外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除了反思和革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外,高校外语教师还可以参加国内外教师教育项目,或在学校和院系内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参与共同体中的学习和讨论活动.现实中没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参与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