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硕士毕业留校后的日子:“累并快乐着”
(1)充满幸福感的英语教师
宋兰留校后在D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工作.当时,学院效益比较好,学院文化也很积极向上.学院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正在朝顶峰发展.每名教师的课都很多,每周有二三十节课.因为学院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大家都干劲十足.整个学院年轻教师比较多,像宋兰这样的“70后”教师是中坚力量.同事之间相处非常融洽,大家经常一起参与很多业余活动,每次都能获奖,体现了学院的凝聚力。所以宋兰觉得自己能够留校任教挺幸运的,因而非常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而且自己初来乍到,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出一点成绩.因此,她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累并快乐着
刚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宋兰在继续教育学院教三个班的精读课,每周21课时.当时,学院的生源质量还不错.每个年级都有比较拔尖的学生,他们最后都能够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班里的学生有跟她年龄相仿的70后,也有年龄比她大的60后,80后的学生最多.他们英语学习的劲头都很足,非常积极主动.她教课也很认真,对学生要求也比较严格.师生配合得非常默契。
当时,宋兰每天除了备课就是在上课.有时她也会参加学院里的考试活动,如:主考、监考和改卷等工作.虽然课多、学院的事情也多,但是,她还是感到很开心.她留校工作不到半年就结婚了.因为婚后没有马上要孩子,她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
在工作的头两年里,宋兰的教学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评教分数都很高.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时觉得累并快乐着,幸福感还是蛮高的”。
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还不是很浓
宋兰硕士毕业留校时,D校的科研氛围还不是很浓,还是一个以教学为主的单位.评职称的科研标准也比较低.当时评副教授只要发表一篇CSSCI期刊论文就能评上,甚至发表几篇普通论文或者编写教材都可以评上.那时,学校各个学院读博士的人很少,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很少,大部分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当时学校规定硕士留校的教师两年之内不能考博.所以,宋兰决定把考博和科研的事情放一放,先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
(2)第一次走出国门的英语教师
宋兰工作一年后,D校和加拿大M校签订了一个三年的合作项目.因此,D校这边派年轻的教师去那里参加短期的暑期课程进修.宋兰的学院分了三个名额.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她.当时,她特别兴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踏出国门.虽然只是一个月的学习,但是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计划到了那边一定要认真学习。
在M校,宋兰进修的课程主要包括:加拿大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文化和教学法课程.在学习期间课程安排地比较紧凑.周一到周五都有课。
在上课的时候,宋兰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发言.有小组活动的时候,她经常代表小组做陈述,得到了指导教授的高度认可.当时,负责给他们上课的J教授在北美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一次,教授让他们读一首诗,然后写一篇诗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诗评的写作模式,所以都没有写好.所以,J教授就教他们怎么写.经过不断思考、挖掘那首诗歌,宋兰写的诗评最后得到J教授的高度评价,评语就两个字:absolutely wonderful(太棒了).教授的评价让她特别有成就感,直到今天她还保留着那篇诗评。
你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除了一些教辅人员,宋兰和J教授在课下接触是最多的.有一次,她与J教授夫妇聊天,他们就聊到阅读.当时宋兰告诉他们自己喜欢读《哈利波特》,还喜欢读英美的一些畅销书,以及著名的华人作家覃恩美写的英语小说.J教授夫妇都觉得很吃惊,都禁不住夸赞她:“You read lot!(你读了很多书啊)”.他们还谈到书里的一些主题.这种交谈让宋兰觉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最后J教授给宋兰写的结业评价,除了对她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给予了肯定之外,他还特别谈到一点,“我相信你回到中国以后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3)给外交官上课的英语教师
从加拿大回来以后,宋兰继续在D校教课.回国后的第二年的暑假,由于她的丈夫在中国驻北非E国大使馆教育处做外交官工作,她作为“外交官随任配偶”去了E国.使馆的领导邀请她给中国外交官开了一个英语高级口语班.年轻的外交官们大都是80后和70后,都是学阿拉伯语言的(简称阿语).他们想再打磨一下自己的英语.开始上课的时候,宋兰主要采用情景式教学.同时配合任务式教学,给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口语活动让他们参与.学生们都非常积极,他们在课下排短剧,上课表演.整个教学过程大家都很开心.最后,宋兰在E国期间还受大使馆新闻处一位老师的邀请,写了一篇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文章发表在使馆的杂志上。
宋兰在E国生活了六个月后便回国了。
(4)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英语教师
胎教的日子里萌生了考博的想法
宋兰从E国回来不久,女儿出生了.等待宝宝出生的日子,对她来说是最放松的一个阶段.她买了两本英语散文集,经常读读上面的文章,在走路的时候背一背.由于这段时间比较清闲,她打算写一篇文章.于是她基于读研时做教学实验所依托的科研项目,写了一篇关于“外语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文章。
这个时候宋兰意识到自己还是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写文章的那种生活,所以她萌生了考博的想法.但是,女儿出生后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她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精力看书、做科研.只好暂时放弃考博的想法。
难道我就一辈子做讲师?
随着女儿慢慢成长,宋兰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安逸,有一天她突然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好像没有目标了.对于她来说,从小时候就习惯了有目标、有奋斗的生活.生活太安逸了,她内心反而觉得有一点儿愧疚.作为一贯地好学生、好老师,她觉得自己好像在荒度时光一样.宋兰坦言:“虽然我的工资待遇还是很可观的,但是我只是一个讲师,难道我就一辈子做讲师直到退休?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安逸,可以随时去吃顿大餐、逛逛街、看看电影.但是,如果让我天天去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宋兰刚刚大学毕业时,曾经和学生谈起过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a professor of English”(一名英语教授).在教学上,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桃李满天下.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是她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目标.留校工作后的几年里,宋兰忙于上课、生孩子、照顾家庭,这个梦想似乎暂时地被忘记了.女儿快两岁时,她突然又想起来自己的梦想,“难道我真的就这样一辈子做个讲师直到退休吗?我的梦想怎么办”?
宋兰在Z校任教的时候,有一次舅舅的话点醒了她.那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舅舅说:“宋兰,你在Z校当个老师就满足了?我不满足.我觉得你的人生到这个高度,跟我的预期有差距.”后来她考上D校的研究生又顺利留校,舅舅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外甥女应该达到的高度”.这时,宋兰又想起舅舅的话,她觉得自己虽然留在D校任教,但是也只是个讲师,只是个硕士!在D校这个平台上人才济济,有那么多优秀的“大咖”,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她觉得自己一步一步地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走到今天,这一路走来还是比较曲折的.如果满足于现状,停止前进的步伐,她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
人要有远见,不能目光短浅
经过认真考虑,宋兰觉得留在高校还是要读博士.第一,考博可以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第二,在高校任教考博是大势所趋.因为她去国外时发现国外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有博士学位,否则根本不可能在大学任教.所以她觉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要有远见才行,不能目光短浅”。
另外,宋兰的学院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她觉得:“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有高峰和低谷.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峰,就必然走向低谷.谁也不能保证一个学院的效益一直好下去.如果自己拿到博士学位会更有竞争力,自己将来的选择权会更大”.宋兰的妈妈和丈夫都非常支持她考博。
科研还要重新拾起来
当决定考博后,宋兰打算先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准备.读研时,她研究过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在D校工作的头几年时,她没有系统地做科研.但是,她经常让学生做一些调查问卷,了解一下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反馈,如图5-7所示.此外,她还一直在让学生做合作式短剧排演.每届学生都反映很好,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她的教学工作一直做得很好.虽然中间断断续续地做了一些科研工作,但是还不够系统。

图5-7 宋兰的课件及学生反馈图片
于是,宋兰联系D校的C教授,提出考博的想法,C教授表示非常欢迎.他以前教过宋兰,对她的印象非常好.他还建议宋兰写点有质量的文章,发在核心期刊上.在C教授的建议下,宋兰立刻着手论文的撰写.她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关于英语听写的实证性文章,后来被外语核心期刊录用.她接下来又申请到D校科研处的项目。
宋兰第一年考完,因为二外分数稍低没有如愿.她决定继续努力,终于在第二年顺利考上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