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可能自我理论

3.3.1 可能自我理论

想象是人类拥有的最伟大的天赋之一.想象不仅让我们超越现实的藩篱,而且能对我们现在的经历产生真正的影响.这是可能的自我理论(Possible selves theory)的关键前提,它指向了未来成功或失败形象的巨大的激励潜能,在运动心理学、健康治疗以及最近的二语学习中都有记载。

作为联系个人心理表征和实践行为的潜在的强大桥梁,可能的自我被Markus和Nurius(1986)首次引入人格心理学.这一概念被定义为个人“未来状态下的自我的概念”(Leondari et al.,1998,p.219)、“身份目标”(Pizzolato,2006)、或者“假设的形象”(Oyserman et al.,2002,p.314),用来表示个人在未来很可能成为的个性化的或社会建构的形象(Eccles,2009;Norman &Aron,2003).这种动态的、想象的自我既可以是积极的,比如:志向、希望、强烈的愿望;也可也是消极的,代表了和未来身份相关的恐惧.两种自我在激发个人行为上都是工具性的,因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激励资源引向实现他们积极的可能的自我,或避免消极的可能的自我(Boyatzis& Akrivou,2006;Higgins,1996)。

迄今为止,虽然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聚焦可能的自我对学生参与和成就的影响(Dörnyei&Ushioda,2009),但是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它在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Hamman et al.,2010;Hiver,2010;Horn et al.,2008;Kubanyiova,2009;Ronfeldt& Grossma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