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的存在问题

1.1.3 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的存在问题

在本书撰写之初,研究者设计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对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包含四个维度,即:教学实践者、教师学习者、教师研究者和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者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全国17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的285名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所在高校涵盖:“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高等院校等,地域分布如图1-1所示.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在四个维度的均值(满分5分)从高到底依次为:教师学习者(4.26)、教师研究者(3.65)、教师职业认同(3.48)和教学实践者(3.37).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者维度、教师研究者维度和教师职业认同三个维度上。

(一)在教学实践者维度上,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图1-1 高校英语教师所属高校地域分布图

第一,在专业素养方面,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有84.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跨学科知识不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校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或者英语专业教师面临转型的问题.而跨学科知识已成为他们专业发展的瓶颈,进而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认同感。

第二,在信息素养方面,信息技术给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有54.03%的教师认同这一观点.有76.8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他们重新思考作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定位。

第三,在工作环境和高等教育大环境方面,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较低.尤其体现在:(1)高校改革政策给高校英语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有56.49%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改革政策让他们感到焦虑,充满危机感;(2)高校英语教师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有高达98.6%的教师认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有待提高.有39.65%的教师表示为了生存会去做兼职,尽管这会影响自己的教学.(3)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有68.43%的高校英语教师对这一现状表示认同.这体现在某些高校英语专业逐渐被边缘化,英语学科地位逐渐下降,进而导致英语教师的地位受到影响.(4)外来引进人才带来的压力.有63.51%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有“重选才轻育才”的倾向,外来引进人才给本校教师造成一定的压力。

第四,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这源于他们工作负担过重.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有66.66%的教师认为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让自己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很想给自己放个假.有50.87%的教师表示不喜欢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课堂教学。

(二)在教师研究者维度上,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突出问题体现在科研态度上,这体现为他们对科研缺乏积极的认知.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只有32.63%的教师表示真心喜欢做科研,有42.11%的教师对待科研的态度不明确.有49.47%的教师选择做科研是为了评职称

(三)在教师职业认同维度上,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不高.在285名高校英语教师中,当回答“如果有其它选择,我不愿意再从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时,有21.4%的教师表示同意,有31.23%的教师表示不确定,有47.37%的教师表示愿意继续从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在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当中,有91.58%的教师认为高校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队伍的建设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上述调查不能反映全部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但是,它却能局部地反映高校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进行深入的探究.此外,在理论层面上,目前的教师身份研究较多地关注新手教师的身份发展,而对处于职业发展中期的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关注较少,特别是相关的质性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因此,本研究运用叙事探究的研究方法,从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不同维度,全面深入地探究一线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