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教师身份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受到环境中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Holland & Lachicotte,2007;Penuel& Wertsch,1995)。

身份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受Vygotsky和其他学者文化历史著作的启发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即社会文化理论研究,该理论对身份研究采取了一种综合的视角.Vygotsky(1935,1962,1978)在其著作中陈述了一些关于个性和自我的基本思想.通过整合“符号调节”和“高阶心理功能”的一般概念,维果斯基明确表达了对身份形成、和身份在社会文化变革过程中的意义的基本理解.在心理学范畴内,身份形成是一个反思和观察同时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心理功能的各个层面,个人会根据别人评价自己的方式来评价自我(Erikson,1968,p.22).Erikson强调社会环境中的身份形成以及人们身份形成经历的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每一个阶段都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具有其独特性.他勾勒了一个按时间先后顺序变化中的身份概念.身份不是被个人所拥有的东西,而是个人在其一生中发展的东西(Beijaard & Verloop,2004,p.107)。

研究者将结合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身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