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层级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层级

Higgins(1987)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概念:实际自我(actual self)、理想自我(ideal self)和应当自我(ought-to self),“实际自我”是指:我们当前的自我概念,即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特征的表现;“理想自我”是指:我们希望成为的自我;而“应当自我”是指:我们有责任实现的自我.后两者都代表未来的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自我差异理论的宗旨在于: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或应当自我之间的感知差异,总是和不同差异类型的消极情感相联系(Higgins,1987,1999),这反过来会引起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self-regulatory strategies)来缩小这种差异(Higgins,1996,1998)。

Sfard和Prusa(2005)区分了实际身份(actual identity)和目标身份(designated identity)(即他人指定的身份),这两个概念对应了“实际自我”与“应当自我”的概念.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借鉴了上述两位研究者对概念的界定,分别以实际身份(actual iG dentity)、应当身份(ought-to identity)和理想身份(ideal idenG tity)三个概念来分析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身份发展的层级,并建构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