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原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先天性优势,能有效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本书由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中学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师共同完成,主要展现了中学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本书力图将老师面临的学生情况从更宏观、更完整的视角进行分析,进而提示教师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的价值体现。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对学生、教学的研究水平,加强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精心启发和引导,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张小发 袁成

写于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