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手机

3.“消失”的手机

隔了两天,小林父母一起过来了。我很真诚地把小林同学在校的优秀表现与小林父母进行了交流,也谈了这个孩子的性格,我谈到了对他的期望,并希望父母共同配合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乐于接受意见的态度等。

由于交流气氛融洽,小林爸妈都从我谈到的很多关于孩子的细节之处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小林爸爸也打开了“话匣子”。小林爸爸也非常认同我的看法,也发现了孩子近期在家做作业不认真、使用网络、脾气暴躁等情况。小林妈妈此时首先反省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有时面对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没及时制止等等,造成现在孩子不听和控制不住的情况。见此情况,小林爸爸也做了自我反思,认为自己也在很多方面没做好,乃至不愿承认孩子的不好,也没有用更多时间去关注和管理孩子。大家非常真诚地反思了自己,也谈到了手机一事。

关于该手机一事,我建议家长再多找找。如果确实找不到,家长就改日中午放学或者晚上放学后打电话,以要使用那个手机但在家找不到为由问他放在哪儿了,看看小林会怎么说。

第二天上午,小林爸爸给我发信息,说从昨天回去到现在找了几次都没有,他和小林妈妈推断小林应该带走了。于是,我们商讨,一方面小林妈妈按昨天我的建议问小林手机在哪儿;另一方面,我再次仔细看了看手机,手机比较破旧,没有电话卡,我觉得其中“有故事”。我再次问了生活老师王老师手机特征,王老师回复是个黑色的,比较新,这与小张给我的手机不吻合。因此,我打算再次找到男生楼长小张谈谈,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午时分,我收到了小林妈妈发来的信息,说小林吞吞吐吐,以不清楚为由,回答不出手机去向。

下午放学后,我找到小张来办公室继续谈手机的事情。在小张来之前,我故意把那个破旧手机放在我办公桌上。小张一来,便看到了那个手机,看了我一眼,头便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