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释然

4.“校园欺凌”释然

“既然都这样了,那我就直说了。小李,我问你,你的手表遗失怎么回事?为什么后来又找到了?难道不是有人故意给你藏起来吗?”小李妈妈质问小李。

“平时睡觉时,我就把手表取下来放在枕头边。有一次,起床后确实找不到了,但后来打扫卫生发现在床下,挨着墙壁那边。应该是掉下去了,那个位置又不容易看到。”小李回答道,再次反驳妈妈的质问。

“真的是这样?就没有人故意藏你的手表?那我再问你,为什么我听说这两年多以来,平时下课时,要么这个男生敲下你,要么那个女生拍下你,他们觉得你性格好,总是这样欺负你,有没有这回事儿?你老实说。”小李妈妈越说越激动,还边说边哭。小李爸爸一旁听着,也十分气愤。

“妈妈,你知道的,我平时也比较疯,爱和他们开玩笑,我也会去和他们这样啊。这并不是他们欺凌我啊!”小李再次反驳妈妈的质问。

随后,小李妈妈还接着问了2~3个问题,一一被小李“反驳”了。可以看出,小李妈妈和爸爸心情舒缓许多,平静许多,似乎发现是自己过度反应了。

“小李爸爸、妈妈,小李是这个寝室最开朗、最活泼的,还经常和我开开玩笑。这个寝室同学们也很和谐,平时都非常听话,也并没有什么欺凌。袁老师是我见过最负责的班主任,经常查寝,每次来寝室都非常关心同学们的生活,还与我沟通寝室情况等。”生活老师刘老师补充道。

“我们没有任何欺凌,我们寝室很和谐,所以经常开玩笑。手表一事,我们都知道,我们还帮忙找。”小盛说道。

通过小李一系列的“反驳”和同学、老师真诚的回答,小李爸妈心中的一系列困惑也得到解答,他们的神情略显尴尬。

小李爸妈虽然有些咄咄逼人和不友善,但我知道这是作为父母担心孩子的表现,我表示充分理解。此时,我仍很平静、理性地说道:“小李,刚才妈妈担心的问题,你回答的都是真的吗?同学确实没有对你进行校园欺凌吗?我也希望你真诚告诉我们,这样也便于我们能了解情况和帮助解决。”

“袁老师,我回答的就是我的心里话。同学们真的没有欺凌我,而是我们关系好才会这样小打小闹。”小李再次肯定地表达。

“那我就放心了,我相信爸爸妈妈也会更放心。”我说道。

“没事就好,当妈的担心才会这样。同学们,老师们,不好意思哈,这么晚了还打扰你们。”小李妈妈带着歉意说道。

“没事,我完全理解你们作为家长的心情和担忧,大家解释清楚了就没什么了。”我回答道。

“小李妈妈,那你今晚还接小李回去吗?”我紧接着问道。

“小李,你说呢?”小李妈妈不好意思地把问题抛给小李。

“我觉得没必要吧。”小李回答道。

“那好吧,那我们就回去了,你们也好休息了。”小李爸爸说道。

几个孩子回寝室休息了。

“刘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你。我们先走了。”我对刘老师说道。

“没事,你也很辛苦,这么晚了,明天还要上课。小李爸爸妈妈你们也慢点。”刘老师关心地对我们说道。

“我送你们到校门口吧,我也要从校门口回家。”我主动给小李爸妈说道。一路上,我也像往常一样和小李爸妈聊天,更多是交流如果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沟通,避免产生误会。

到了校门口分开后,我给小李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小李爸爸妈妈,路上开车慢点,到了说一声,我也放心。今天你们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否存在,我下来会继续关注,同时也会多与小李沟通,请放心。”

半个多小时后,我收到一条回复:“袁老师,今天我和小李爸爸有些失态,对你态度不好,也误会了很多事情,还请你体谅作为父母的心情。我们确实不该盲目听取其他家长和同学的个人意见就下结论,乃至出现不理智的语言和行为。谢谢袁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儿子的关心!我们到家了,请放心。晚安!”

“小李爸爸妈妈,你们到家我就放心了。我完全理解作为家长听到此事的心情,我相信,只要我们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协作,多些沟通与交流,就可以避免误会的。放心吧,我会继续关注的。晚安。”我及时回复道。

第二天,或许是小盛给小张谈了昨晚的事情,小张主动找我道歉,也主动给小杜、小李道歉。后来几天,我多次关注小李以及其他同学,并且多方了解,确实不存在所谓的校园欺凌,也再次与小李爸爸妈妈微信沟通交流。为更好地对全班进行集体引导,分别召开了“向校园欺凌说‘不’!”“如何更好关心帮助同学”“让有效沟通减少矛盾”三次主题班会,帮助小谢、小芦以及其他同学们正确认识和预防校园欺凌,以恰当方式帮助同学,用真诚的沟通减少彼此的矛盾。后来,小谢、小芦还给我留纸条表示抱歉,因为自己的“误解”和“关心”造成更大的矛盾。

在这件事情上,我明白了处理问题还是需要考虑周全,不仅要处理好学生之间问题,还应主动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避免误会。在面对家长的不理智时,老师需保持冷静,站在家长角度理解家长心情,引导家长一步一步地理清问题、看清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问题多一些正面理解,多一些科学引导,多一些耐心教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