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例剖析】

教育事例剖析】

多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喜欢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了他人,给教育教学带了冲击和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搞破坏、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往往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诚然,恰当的教育惩戒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教育活动开展有着积极作用。而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的惩戒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教育活动开展?或许,我们可以想想,如果不这样对待J同学,还能用哪些方式对待J同学;如果用这些方式对待J同学,J同学会有怎样的反馈,其他同学们会有怎样的看法。不要让惩戒成为教育学生的“杀手锏”,不让“捆绑”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庆幸的是J同学对规则有清晰的认识,并有高度的自律,也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恼怒;庆幸的是老师也没有因为此事而放弃J同学,只是没想明白J同学为什么会犯类似的错误;师生之间也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产生隔阂。其实,J同学是个好孩子,教育不单是遵守,更是合理的改进。我们的教育乃至严厉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若我们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或许教育不会留有遗憾。

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教学时可结合相关话题来讨论。其中,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求我们维护秩序、遵守规则,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情况开展活动。而在教学中,往往有学生会有疑惑,比如有学生提道:“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不打破规则怎么会有新东西,小学的时候,老师都讲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不应该受到规则的束缚。”学生的疑惑,恰好是教育教学的契机,要让学生明白规则也需要维护和改进。结合上面的案例,J同学可能觉得自己不遵守纪律、做了破坏规则的事情,怕给同学、老师带来负面影响,而没有坚持把问题产生的原因、自己的本意解释完,或许老师听完J同学的解释后,再做下一步“处理”,教育效果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