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例剖析】

教育事例剖析】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在先天条件或后天环境影响下,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唯成绩论、唯分数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

俗话说,教师要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多给予学生肯定和欣赏,为学生记录成长点滴,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需要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多花时间与精力去观察、去记录、去展示。这看似小事,但却又不是小事。老师真正关注的是“人”,是班级的每个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公平地被关注,也都能获得老师的关爱,这是过程公平的体现,也是教师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成长的体现。

结合案例中老师的教育探索,思政课教师可以有所思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做更好的自己。人最容易迷失自我,特别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佳容易导致他们失去自信,进而看不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不利于自我发展。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你说我说大家说”活动,通过自我查找优缺点和他人的评价,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坚持优点,改正不足,激发潜力,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学会多角度、多尺度地认识每个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扣上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