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口中的“校园欺凌”

3.他人口中的“校园欺凌”

“袁老师,晚上第一节课下课后,小谢和小芦下课后围在小李面前让他打学校校园欺凌电话,让他报警,让他给家长说被校园欺凌了……是不是?”小隆补充道。

我一听,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细节,心想小李爸妈会不会因为听到通校生及家长的一些话后情绪失控。但不能随意下结论,需要进一步了解才行。

“小李,有这回事吗?”我向小李求证。

“有。因为我坐她们前面,下课后,她俩就来给我说这些。但我没有打电话,因为我觉得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不是校园欺凌,况且袁老师已经给我们调解好了。所以我就没理会。”小李说道。

此时,我心想,会不会因为放学后两位同学回到家给家长谈到此事,家长出于关心就给小李父母打电话而引起了此事。

就在此时,小李爸爸妈妈到了。从小李爸妈表情可以看出,两人非常气愤。小李妈妈看到小李,眼泪就流下来了,抱着孩子哭,此时的小李一片茫然。

“小李爸爸、妈妈请坐,我也正在再次了解情况。”我仍采取像往常一样的称呼和处理方式。

“叔叔阿姨好。”其余几位同学也像往常一样打招呼。

然而,小李爸爸妈妈却很“冷漠”,没有回应。

“小李爸爸、妈妈,下午我第一时间与两个孩子沟通了解了情况,两位同学也相互道歉并和好。刚我到寝室后,我又再次向两位同学了解情况,看还有没有其他情况。”我这样说的目的在于传达两个信息,一方面是在两位同学发生矛盾后作为班主任的我第一时间了解了情况,并教育和引导了两位同学;另一方面是希望当着家长的面,把问题理清楚,避免产生误会。

“小李,这样吧,爸爸妈妈都来了,为让爸爸妈妈了解情况,你再把你和小杜发生的事情说一下。”我故意这样说道,也希望小李爸妈了解真实情况。

小李把刚才对我们所说的过程再次陈述了一遍。小李刚说完,小李妈妈就强硬地问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不希望你说假话。不希望因为有其他人,你才这样说。”

我一听,小李妈妈明显存在不信任的态度,而且话语还比较尖锐。

“真的是这样,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小李回答道。

“小杜,小李刚才说的你有补充吗?”我转向小杜,也让小杜发言。

“是的,小李说的就是整个过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小杜说道。

“如果是简单的一起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我觉得很正常,但是我们听到的是我的儿子长期在班级中受同学欺凌。”小李父亲非常气愤地说道。

“就是。儿子,你的性格就是太软弱,有什么你就大胆说出来,不要怕。爸爸妈妈都在这里。”小李妈妈边哭边继续这样引导小李。

听到这里,生活老师刘老师有些生气。刘老师说道:“我是小李的生活老师,带了他们这么久了,可以说这个寝室是我们这层楼最和谐、最快乐的寝室之一。袁老师每周多次查寝,我也是在这层楼来回查寝。小李还是最开朗的学生之一,经常笑哈哈的。今晚返回寝室,这个寝室也与往常一样很和谐。这是真实的情况。”

“小李爸爸妈妈,我能理解你们作为父母的心情,当听到别人给你们说起孩子的事情时,你们有担心也是正常的。你说的校园欺凌是什么呢?可否具体说说?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孩子们都在这里,这样也便于我们面对面进一步沟通与了解。如果真的有校园欺凌,我第一时间联系学校,联系相关同学及家长等,大家共同解决。”我站在家长角度理解小李爸爸妈妈的反应,依然非常耐心、平和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