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他人情况

2.分析他人情况

自习下课后,小杨来到办公室。我担心他有“戒备”心理,于是我像往常一样和他说些聊些看似无用的话题,营造双方可继续深入沟通的谈话氛围。

我说:“最近啊,我二姑家的孩子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你帮我们分析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他一听我请他帮忙分析、帮忙想办法,顿时有了新鲜感。

“这个孩子今年高考成绩很优秀,考上了重点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踌躇满志,觉得自己在大学应该要好好充实,毕业后也会找到很好的工作,为家人争光,为国家出力。可是,他入学后不久竞争班长失败了,最近参加系上的一个比赛又失败了,他认为自己以后做什么都会失败,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甚至以后可能都不会有好工作。他最近很烦躁,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很不顺。”

当我讲完这个二姑家孩子的故事后,小杨想了一想,说道:“其实这个哥哥有些情绪化,遇到开心、顺利的事情时就很高兴,遇到不顺心、麻烦的事情时就无止境地怀疑自己的能力,幻想自己的不好人生。这是错误的,会影响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会对他产生负面影响。”

我点了点头,给小杨竖起了大拇指。“你分析得很正确。是的,其实这个哥哥的行为是一种对未来焦虑的体现;如果他能利用好他所面对的局势,他的焦虑是可以激励他奋进的;但如果利用不好所面对的局势,他的焦虑可能导致他走偏路。他目前这种心理感受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情绪推理状况。换句话说就是他把一些不顺心的情绪当作了结论的依据,以不太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变化着的情绪,容易以偏概全、片面看待问题,更容易触发极端心态,导致自己越走越远。”我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