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的小郭

3.“常态”的小郭

“袁老师,我有个请求,可以说吗?”小郭突然对我说。

“你说,有什么事儿我可以帮到你的?”我回答道。

“能不能请袁老师帮我给科任老师说说,我现在确实基础比较弱,有很多比较难的题做不了,我可否从基础开始?自习课或者饭后时间,每科老师可否不要太集中地都找我,我确实喘不过气。给我点自主消化时间,可以吗?”小郭再次提到这个问题。

从小郭两次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他这次藏起来的原因,也能感受到目前小郭的“烦恼”。

“那这样,你看如何?我愿成为你和科任老师的‘沟通桥’,与老师们交流你的想法。那我如何说服他(她)们呢?”我故意这样问道,也想让小郭拿出实际行动让老师们放心。

“这样吧,袁老师,我主动找各科老师沟通,也请老师们给我些方法,这样让老师们看到我的态度。”

“那行,这就算我们彼此的约定,相信你可以慢慢改变,袁老师也会继续关注你和帮助你。以后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心事儿,主动沟通。”我和小郭愉快地交流着。

“郭妈妈,让我们一起帮助小郭,也相信小郭能做好。”我对小郭妈妈说道。

“好的,袁老师,感谢您对我孩子的付出,感谢老师们包容、宽容我的孩子。感谢感谢……”小郭妈妈激动地说道。

后来,我也第一时间与各科老师交流了今天发生的事情,也与科任老师分析了事件的背后原因。老师们都表示将根据小郭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除了严格对待外,更要分层辅导,走近学生心灵。

一段时间后,小郭也开朗许多,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也能尽最大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们也反馈,与小郭的关系舒缓了许多,从紧张变得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