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挖教学内容,彰显心理健康
教育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内容上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教材中,既有以显性形式呈现的专题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又有以隐性形式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包括“发现自己”“师生交往”等显性专题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包括“交友”“师生交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要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彰显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中的“爱在家人间”不仅包含有与父母(家人)交往中的道德问题,也包含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心理变化和对父母(家人)的心理情感问题。而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心理变化和对父母(家人)的心理情感,恰是开展“爱在家人间”主题与核心“爱”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充分理解和挖掘“爱在家人间”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彰显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