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所有被试选取均采用方便随机抽样原则。分两次从全国高校中抽取一线辅导员。每所高校的调查取样工作由一位联络员担任主试来组织施测,该联络员一般是受试学校的辅导员管理者。通过给主试人员提供统一的书面实施规范和电话指导,确保各个主试在问卷施测过程中的组织行为是科学、规范和一致的。

各校取样方式均为现场整群抽取,即在同一时间当场发放和回收纸质版问卷,每份问卷单独封存于信封中,内附“告辅导员书”(见附录1)和一份小礼品。整个取样周期历时10个月,共抽取被试1442(预测190+复测1252)个,有效样本1364(预测180+复测1184)个。各抽样样本的具体人口学分布情况详见以下分述。

样本1:用于项目分析

被试匿名填写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预测问卷(含79个题项)。取样涉及陕西省6所高校,包括一本类2所64名(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本类3所73名(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与西安文理学院),高职高专类1所42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初测问卷190份,回收率100%。

剔除数据缺失值大于10%的数据(8个)、剔除选项单一或明显有规律性的数据(2个)、剔除集中选择某个选项的频次接近或超过70%的数据或完全雷同的数据(0个),最终有效样本有180个,取样有效率为94.73%。

其中,男性73名(占41.5%),女性103名(占58.5%),信息缺失者4人;专职辅导员130名(占74.7%),兼职辅导员44名(占25.3%),信息缺失者6名;一本类64名(占35.8%),二本类73名(占40.8%),高职高专类42名(占23.5%),信息缺失者1名;来自部属院校64人(占35.8%),来自省属院校115人(占64.2%),信息缺失者1名;年龄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64±5.85岁;在职年限0.5—27年之间,平均年限4.20±14.69年。

对有效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的办法:在含有缺失值的题项序列中,将序号为奇数的题项缺失值用“数列平均数法”来处理,将序号为偶数的题项缺失值用“点上线性趋势法”来处理。

样本2: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被试匿名填写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量表(含32个题项)。依据方便随机抽样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西、中、东部地区分别抽样。取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测试点共计11个,分别是宁夏、陕西、青海、重庆、河南、江苏、河北、北京、山东、广东、海南等,包含的取样院校有30余所。此次调查取样工作为时半年。

与样本1相同,通过熟人,以纸质问卷邮寄,并辅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将问卷每份单独封存好邮寄给每所院校的施测者,研究者通过电话培训每位施测者,包括如何发放和回收问卷,如何念出和解释指导语等,然后由施测者以现场整群方式实施调查。

共发放问卷1252份,回收问卷1249个(3份空白问卷),回收率99.76%。剔除数据缺失值大于10%的被试32人、剔除选项单一或明显有规律性的被试4人、剔除集中选择某个选项的频次接近或超过70%的被试3人、剔除完全雷同的被试26人,最终有效样本有1184个,取样有效率为94.80%。

其中,男性598名(占52.5%),女性540名(占47.5%),信息缺失者46名;专职辅导员982名(占84.0%),兼职辅导员170名(占16.0%),信息缺失者122名;已婚689名(占61.5%),单身432名(占38.5%),信息缺失者63名;初级职称479名(占46.1%),中级职称467名(占45.0%),高级职称92名(占8.9%),信息缺失者146名;一本院校类有496名(占44.0%),二本院校类有511名(占45.4%),高职高专类有120名(占10.6%),信息缺失者57名;文科类院校有239名(占23.0%),理工类院校有455名(占43.8%),综合类院校有345名(占33.2%)。年龄在21—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92±5.76岁;工作年限在0.5—35.0年之间,平均年限为4.59±3.94年。

对有效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的办法同样本1。

用SPSS将1184个被试数据做随机化处理,分割为对等两份,每份含592个被试,分别用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样本3:用于校标关联效度分析

校标关联效度1(简易心理韧性量表)的调查取样:选取3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和6所高校,结合现场整群取样方式与邮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其中,男性74名,女性98名;专职辅导员146名,兼职辅导员24名。年龄在25—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0±5.95岁;工作年限在0.5—27.0年之间,平均年限4.20±4.33年。

校标关联效度2(压力知觉量表)的调查取样同样本1。

校标关联效度3(压力知觉量表)的调查取样同样本2。

样本4:用于重测信度分析

在样本2中选取50人进行间隔4周的重测,获有效问卷4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