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职业韧性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智慧,是在克服实践困境中得以彰显的,更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实践问题中得以淬炼的。辅导员这一职业生涯可谓大熔炉,且不说刚跻身其中的新手,即便是历练了四五年的老手,若想于朋辈同行中崭露头角,倘若没有足够的职业韧性,想最终羽化成专家型辅导员,着实诞罔不经。
令人鼓舞的是,职业韧性是可以通过专门培训来有效提升的,这点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只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西方,而有关我国职业者的研究还很少,具体到我国的高校辅导员群体而言更是鲜有。本研究是个初探,生成的辅导员职业韧性重塑方案尚需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因此后继当开展循证干预研究。
本书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开展的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2017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化专业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研究”(2017P018);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的实证研究”(SGH17H309);2022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健康中国行动2030’视域下西安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素养监测与区/县域提升路径研究”(22JY40);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心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19BZ061)。本书的顺利出版,还得到了2019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创新团队”的资助。
在本书正式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导师王晓荣教授。王老师的包容、肯定与鼓励,从博士学习到课题研究,常常鞭策着我、指引着我、鼓舞着我、滋养着我。每每与师相处,我自觉“眼”更明了,“心”更亮了,劲更足了。谢谢王老师给予了我最高质量的社会支持!
最后,由衷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出版社编辑白艳妮女士,你们给予我鼎力支持,不辞辛劳才促成了本书的顺利出版。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常常得到来自同行、友人与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囿于本人的学术及写作水平,书中不妥之处难免,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张婉莉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