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组织韧性

一、提升组织韧性

组织韧性是身处当今VUCA环境(即多变、不确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下,组织应对危机和长期成长的核心能力。具体而言,组织韧性就是在面对充满挑战的情境时,组织能努力避免不良反应倾向,积极构建并利用其所有能力与环境互动,从而在逆境前、逆境中和逆境后做出正面调整,保持组织有效运营的一种反弹力和反超力。

研究发现,拥有更强韧性的组织,能提升员工的心理能力,能促使员工更积极地应对挫折、局限、偏差和碰撞,能增加员工之间和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增强工作团队的韧性,能使团队更具有凝聚力,能促进组织获得长期的高绩效等等。

影响组织韧性的因素,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前者帮助组织抵抗风险冲击,后者确保风险软着陆。组织需要智慧地平衡这两种能力,降低组织脆弱性,提升组织韧性。具体来讲,硬能力包括人力财务与社会资源、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可行的组织战略、有效的组织行为能力、快速的危机反应力与执行力等;软能力既包括个人与团队层面的认知、情绪与行动能力,还包括组织层面的社会关系。其中影响组织韧性的员工能力有愿景、自律、智谋与知识多样性等认知特点;情感识别力与情绪稳定性;愿意接受挑战与问题解决能力等。而组织领导力水平、成员的多样性以及良好的组织关系能力等都能帮助降低组织的脆弱性。

培养组织韧性,可分为逆境前、逆境中和逆境后干预。在逆境之前,组织应关注战略构架和资源储备。多样性的信息分享机制使组织内的信息得以及时有效流通,提高组织觉察逆境的可能性,及时启动防范预案;成熟的管理流程和灵活的决策机制始得组织面对风险危机时更具有变通性;应用数字科技能大大提高组织面对变化的反应力;领导力和组织协调技术,通过影响团队相处模式来维护组织内外的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社交网络对组织韧性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备用冗余资源可以缓冲组织面对的冲击;人力资源储备和培训能为逆境中的组织提供最关键的人才资源。

在逆境之中,组织应加强调整和巧创力。成熟机制下随机应变的决策反应,及时有效的信息处理与分享,备用资源的激活,活动的重新分配,创造性的智谋行动等都能帮助组织迅速对危机作出反应,提升组织韧性。在逆境之后,要提升反思学习力,即在感知洞察力和行动把控力之间保持高度的动态的平衡,这点也是组织韧性最集中的体现。

组织韧性主要体现在组织的应变能力、计划能力、情境意识与韧性承诺四个方面,可依此来加强高校辅导员组织的韧性。

培养高校辅导员组织韧性的行动一:提升组织应变力。具体做法有:

(1)组织经常鼓励辅导员在系部间流动,丰富辅导员的阅历和积累工作经验。

(2)组织给予辅导员优先获取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的权力。

(3)遇到突发情况时,辅导员知道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任何系部的辅导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

(5)面对问题或挑战,管理者能够发挥很好的领导作用。

(6)即使未经磋商,辅导员也会接受管理者在应对危机方面所做出的决策。

(7)鼓励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和提升自我。

(8)辅导员常常因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行为而获得奖励。

培养高校辅导员组织韧性的行动二:提升组织计划力。具体做法有:

(1)组织仅制定应急计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确保行之有效。

(2)辅导员能够从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训练如何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3)组织为处理任何一种紧急情况均配备了充足的资源。

(4)组织有充足的内部资源来保障日常活动。

(5)除日常活动外,组织有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项。

(6)危机时,组织可根据需要随时调配内部资源,避免受到官僚主义行为干扰。

(7)凭借辅导员的关系网络,组织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外部资源以解应急之需。

(8)与其他组织达成协议,在突发情况之时能相互提供资源支持。

培养高校辅导员组织韧性的行动三:提升组织情境觉察力。具体做法有:

(1)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清楚自己在组织危机时所充当的角色。

(2)组织能迅速地从日常运作模式转向危机防御状态。

(3)组织能随时调配相关人员,填补核心辅导员的空缺。

(4)组织关注人员、设备等相关资源的变化。

(5)组织内各部门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

(6)组织清楚危机时期各项业务处理的轻重缓急。

(7)组织能积极关注行业现状和外部环境,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警。

培养高校辅导员组织韧性的行动四:提升组织承诺。具体做法有:

(1)组织关注于员工共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2)组织能恰当平衡短期项目和长期规划的优先权。

(3)组织明白“从错误和问题中吸取教训是组织的重要能力”。

(4)组织能协同其他人(组织)通力合作来应对突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