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效工作对话
研究表明,日常组织管理的上下级工作对话,是上级培养下属职业韧性的有效途径。这种工作对话常常发生在上级检查评估时和下属述职汇报时。倘若主管有锻炼下属职业韧性的意识,可以着手的地方有:
工作对话中培养下属职业韧性的目标是,培养辅导员以乐观和自信的态度来处理高要求的工作。主管在日常工作对话中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意识地采取资源优势与积极应对取向,以问题解决导向,促进辅导员深度学习性反思实践。具体策略有:
第一,基于资源优势取向的工作对话。
1.主管帮助辅导员明确胜任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帮助辅导员设定针对具体项目的可管理目标,并利用辅导员的内、外部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
2.主管帮助辅导员了解自己的优势、资源和成长潜力。主管依据工作观察中的教训或问题,帮助辅导员确定成长的方向和领域,并在工作对话中讨论具体的成长方案。研究观察和记录了13个主管与新手教师的工作对话,其中有60个材料表明,往往都是主管首先明确了新手教师下一步的成长目标或发展领域,而且与此同时,主管也会提出辅导员相应的改进方案或解决策略。比如,有38个下属发展目标是由主管在工作对话中主动发起提出的,有56个涉及了如何为下属规划成长目标的改进方案。
第二,基于积极应对取向的问题解决式对话。
1.主管尽可能清晰地向辅导员阐明问题解决的关键要素,让下属明白这些要素才是项目成功的标准,也是项目评估的基准。
2.主管可以采用标题式表达法引导下属聚焦工作标准,而且当主管用一个标题式表达来引导工作汇报时,一般会避免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什么是重要的,这样可以消除评估的可变性,而且也会促使主管为辅导员提供那些具有行业共识的实践操作证据。
3.主管帮助辅导员探索有深度的问题解决策略
(1)鼓励下属表达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下属澄清和确认挑战的难度,引导下属清晰地界定该问题情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问题。
(2)以同理心回应下属遭遇的挑战,肯定其担忧,承认其处境的困难。
(3)以认真倾听的态度提出问题串,促进下属持续性地探索其处境。
(4)注意不要马上提供问题解决的建议,可以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暂停一下,确认一下,然后再继续发问。
(5)先肯定下属的经历,然后提出后续问题,以一种为理解和解决问题创造更多途径的方式来重新定义问题。比如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应对挑战方向,提供一种重新定义问题情境的其他背景,帮助下属突破这个具有挑战的问题情境。
(6)引导下属转换想法或信念,鼓励辅导员将挑战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以更积极和富有成效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挑战,利用这个机会去冒险尝试。
第三,基于反思性实践取向的支持性对话。
1.主管在工作互动中有意识地引发下属的批判性反思。这种反思性对话应指向辅导员具体工作情境的、行动层面的反思,要能激发下属找到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改进方案。促进下属更好地反思发问诸如“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是你可以改变的,会是什么呢?”“如果你要重做一遍,哪些方面你会做得不同呢?”等更具体化的、指向于行动改变的问题,相比于问“你想从事什么工作?”“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等更概括、更抽象的问题,前者能更好地鼓励辅导员积极思考他们未来可能会做出的改变。
2.主管以同理、接纳和积极分享的心态鼓励辅导员积极改变尝试。比如下面的工作对话采访:
主管对刚刚遭遇处境困难的下属这样说:“这很难,因为我真的不想处于这种境地。你是名新手,所以有时真的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能做些什么。我很想直接告诉你该做什么,可我还是要尽量试着克制这一点,而不是立刻马上用一堆想法填满你。因为我知道,如果换作我,此时我更需要的是自己好好想一想。”
该下属对其主管的印象:“如果有问题,我愿意去找她(主管),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她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会给我一些积极的建议,而不是让我失望,所以当我有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去找她。她非常照顾我,非常积极。”
3.主管激励辅导员进行深度学习式的反思活动
韧性研究表明,动机和洞察力(包括效能感、价值感和目的性)是确保个体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有深度的、学习性反思性活动能有效地提升个体的动机水平和洞察力。工作对话中促进下属反思的对话策略有:
(1)在职前训练中鼓励下属做出自我反思,激发其内在的职业动力。反思的应是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方法,通常主管在下属分享其反馈之前,征求下属的意见很重要。
(2)引发下属反思的最常见方法是让其分享自己的想法,围绕手头进行的项目或工作经常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是可以改变或改进的。
(3)建议以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作为述职对话的开场白:“告诉我你对你目前的工作进展有怎样的感觉?”“我们就从这个环节开始,你觉得自己做得好吗?”“后续推进你想做什么?”等等,以这些发问作为一种催化剂,让下属回想他们的想法与行动,并确认出达到、超过或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目标的那些具体时刻。
(4)理解和接纳下属在反思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从简短的总结陈述到有些冗长的心路历程,从成功的举措到失效的行动,从问题的阐述到后续的改进策略等等。而且认识到每个下属的反思内容、方式和水平都会存在差异,并理解这种差异性就是下属富有个性化的表达。
(5)当下属在反思中提供了更多的阐述,包括未来行动的想法时,主管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聚焦细节的提问等方式促进下属进一步反思。比如“你觉得自己最精彩的部分是哪儿?”“你会怎么评估学生在这堂课上的学习情况呢?”“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帮助?”“我在想,你在上一项任务中和在这项工作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等等类似问题,不仅能让下属更详细的思考,还能让主管有机会观察和反馈下属的优势资源,给予下属信心。
(6)主管既可以引导下属将反思关注于观察当前的行动,还可以利用反思来帮助下属建立长期的习惯。
第四,通过将困难经历正常化帮助辅导员维护健康的职业情绪。
1.主管利用简短的声明,将辅导员当前所经历的困境或挫折正常化,承认这些遭遇是职业新手必经的,或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种将困难经历正常化的做法,可以帮助下属迅速缓解焦虑、紧张甚至挫败的情绪。比如“我知道,这对你这样的新手教师而言很难,太难了。”“这是需要时间来历练的经验,对你这样的新手教师而言要做到……是棘手的,但假以时日是没有问题的。”
2.主管在工作对话中承认下属工作中的挑战,会给予下属情感上的确认感和支持感。比如“尽管这很难做到,但我看到你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认为你做了你应该做的事……。”
3.当辅导员克服了特殊职业困境时,或者当新手辅导员克服了职业新手的问题或局限时,主管马上给予肯定性反馈。
4.主管主动与下属分享自身面对特殊职业困境时的经验。
5.主管帮助下属领悟到,承认失败和不断改进才是最有效的反思性实践。
第五,基于BRiTE情绪韧性干预框架的工作对话。
基于BRiTE框架促进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干预结构:
1.B关于培养弹性意义的讨论议题——什么是弹性·为什么它对辅导员很重要
(1)讨论弹性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弹性。
(2)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克服挑战的讨论。
(3)关于教师职业的困难和挑战的讨论(教学内在复杂性的概念化)。
2.R有关社会关系的讨论议题——维持支持网络·在工作中建立新关系
(1)讨论与学生、同事、家长、管理层的关系质量,包括建立、维持或修复关系的策略。
(2)讨论如何利用关系解决问题,将社会支持资源最大化。
(3)关于如何为学校做出贡献,或对学校贡献的认可的讨论。
(4)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专业的沟通,例如如何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如何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如何与他人沟通等。
3.有关幸福与职业压力的讨论议题——个人幸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动力
(1)关于个人幸福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2)回应和讨论应对压力的策略,包括自我照顾、锻炼、与家人/朋友的相处等。
(3)鼓励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
(4)讨论如何平衡工作—生活,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等策略。
4.T有关解决问题的讨论议题——主动性·持续的专业学习·有效地沟通
(1)讨论或承认辅导员行动的积极影响/结果。
(2)使用框架或标准对绩效或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3)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4)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导致问题的可能变量的复杂性。
(5)讨论如何寻求帮助和/或肯定其寻求帮助的举动。
5.E有关情绪韧性的讨论议题——培养乐观与希望·提升情绪觉察·管理情绪
(1)幽默一笑或自嘲式的幽默感。
(2)讨论情绪反应,探索情绪。
(3)激发希望感,鼓励从乐观的角度看待事情。
(4)鼓励此刻的正念和情绪觉察。
(5)提升/关注积极的数据和/或经验。
(6)讨论如何以积极的方式管理消极情绪,比如深呼吸、花时间静下来、向家人倾诉等等。
第六,基于BRiTE的主管促进员工职业韧性的谈话策略。
1.对话种显示融洽、关心、联结和支持的非语言线索
(1)面部表情:微笑,放松,同情。
(2)点头,眼神交流。
(3)镜像身体语言。
(4)坐得很近,没有障碍。
(5)倾身参与对话。
(6)放松肌肉紧张。
2.对话种显示融洽、关心、联结和支持的口头暗示
(1)适当的语调、音调和语调的变化。
(2)在对话级别的音量。
(3)使用积极的词语,鼓励人。
(4)积极的反馈,显示出对学生教师的潜力和能力的信任。
(5)同情地回应并承认感觉。
(6)多问而不是告诉。
3.基于辅导员资源优势的行动导向之对话策略
(1)辅导员校外生活[基于知识的(funds of knowledge)]探讨。
(2)讨论辅导员的优势或资质并给予肯定。
(3)回应辅导员提出的关切/需求。
(4)明了对辅导员观察的证据与理由:观察到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有此观察?
(5)主管将辅导员的经历/挑战正常化。
4.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对话策略
(1)以学生的行为和/或辅导员行为的观察数据来推动对话。
(2)主管使用数据调查学生与辅导员,以确定辅导员遇到的挑战/问题。
(3)以明确的评价标准/框架为基础的反馈。
(4)制定有重点的、有目标的、可实现的推进计划。
(5)寻找有协商性的、能同时满足主管与下属意见的问题解决办法。
(6)鼓励以建议或探寻的方式鼓励辅导员利用个人的和专业的资源。
5.促进反思性实践的对话策略
(1)通过询问辅导员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来帮助其探索想法。
(2)使用暂停和释意的会谈技术。
(3)提供数据或提出问题促进辅导员反思,促使其确认自身的优势、机会和计划。
(4)帮助辅导员探索诸多想法之间的联系,或尝试构建模式。
(5)对话中尽量让辅导员多说。
(6)检查目标或期望。
(7)让反思尽量涉及价值观、假设与观点。
(8)分析行动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