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附录1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量表的编制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录2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条目编写质量检核表———专家鉴别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该工作由5位心理学专业高校教师完成,其中2位副教授、1位讲师、2位助教,通过电子邮件邀请每人完成《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条目编写质量检核表》。最后的结果显示,5位专家的质量检核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肯定了108个韧性条目的语义质量,肯定其与研究目标的相关性,肯定其描述的是个体的状态类特征,仅在3个条目上给出了建议或质疑性反馈,其中1个条目属于表述问题,2个条目在知-情-行归属上有歧义。研究者根据5位专家的反馈,进一步通过电话与专家本人商讨确认,对这3个条目进行了修改或删除,最终保留在原始题项池中的题项有106个,确保了其专家效度。
附录3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条目编写质量检核——语义分析
续表
续表
注:该轮精简工作由第一作者邀请了2位心理学专业人士(1名副教授+1名讲师)完成。在工作1的基础上,对原始题项池106个题项做了两轮的语义分析,通过合并一些意义相近或重复的项目、修订了一些不易理解或有歧义的项目、删除了一些语义表述重复的条目,最后确定了84个题项。
附录4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预测问卷——项目分析
续表
续表
附录5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预测量表》因素分析实际工作流程图
附录6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量表
续表
注:(1)※为反向计分。(2)李克特五等级评分:1=非常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3)为了更好地体现职业韧性自我调节模型的过程性与能动性特点,在16题前和22题前分别设计了指导语,引导被试者更真切地回忆自身在职业逆境中的应对和调节过程。
附录7 致辅导员老师
尊敬的辅导员老师:
感谢您协助我们的调查工作。
这项研究是想了解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适应与发展情况。调查给您带来了额外的工作,我们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这是一项匿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人员使用。您的一切回答都将被严格保密,不会给贵校的任何人看,亦不会给贵校的任何人提供关于您的任何信息。请放心作答。
您拿到的这个信封内有:
(1)1份“致辅导员老师”
(2)1份“辅导员职业适应力研究问卷”
信封封口处贴有双面胶。请您将填完的问卷放在信封内,封好后交予当初给您信件的老师。
信封内附了一支签字笔和一份小礼品,礼轻情深,诚挚感谢您!
如果您对此调查有任何问题,请给我邮件联系。在您繁忙的工作中打扰您,非常抱歉。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课题
联系人:×××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