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特征对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影响

三、组织特征对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影响

研究选取了学校类型与学校层次这两个组织特征变量,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探讨辅导员职业韧性在组织特征上的差异。运用《辅导员职业韧性量表》,从学校类型(文科类、理工类和综合类)与学校层次(一本类、二本类、三本及高职高专类)两个方面,对辅导员职业韧性的总测验及八个分量表得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表4-12是用多元方差分析对设定的模型中各因素变量总体检验结果。

表4-12 多变量检验结果

从上表结果可见,设定的模型中包括两个自变量:学校类型与学校层次,只有学校层次的主要效果之多变量显著性检验达到显著性(p=0.016<0.05),而两种组织特征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接下来分别对学校类型和学校层次这两个因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分别进行各个组间效应的检验(即单变量多元方差分析)。表4-13是辅导员职业韧性测验8个分量表分数及总分数在组织特征上的差异检验结果。

表4-13 多元方差分析之组织特征组间效应检验结果(F)

注:p<0.05。

如表4-13所示,不同层次学校的辅导员在压力应对的初始反应IR特征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3<0.05),这意味着,在遭遇职业逆境时,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类学校的辅导员,在初始反应水平上具有明显不同。由于学校层次有三个水平,所以不能直接按照三者的均值大小来判断孰高孰低,需要对这三组均值做多重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见表4-14),不同层次学校的辅导员在压力应对的初始反应IR特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本类与二本类学校之间的差异(p=0.001<0.01),而在一本类与三本类之间(p=0.516>0.05)、二本类与三本类之间(p=0.375>0.05)并没有显著不同。也就是说,一本类学校的辅导员,在面对重要的职业逆境/压力时,他们的初始反应水平要显著高于二本类学校的辅导员。就学校类型而言,辅导员职业韧性水平并不因所在学校的文理科差异而有明显不同,而且这两种组织特征因素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

表4-14 不同层次学校的辅导员在职业韧性分量表及总测验上的均值(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