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乌培河谷来信(摘录)
2025年09月26日
恩格斯乌培河谷来信(摘录)[1]
在乌培河谷的文学中,报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首先是马丁·龙克尔博士主编的《爱北斐特日报》,这份报纸在他英明的主持下,赢得了极大的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声誉。《总汇报》和《省报》合幷以后,马丁·龙克尔当了主编;该报是在前景幷不很妙的情况下创办的;《巴门日报》是它的竞爭对手,但由于龙克尔大力建立自己的通讯员网,写社论,才渐渐把《爱北斐特日报》变成了普鲁士的第一流报纸。的确,在只有很少人读社论的爱北斐特,这份报纸的声望幷不很大,但是它在别的地方却享有很大的声望,《普鲁士国家报》的垮台可能也帮了它的忙。文艺附页《新闻小报》沒有超出一般水平。经常更换发行人、编辑和审查人的《巴门日报》,现在由常在《晚报》上发表评论的海·皮特曼主编。他倒很想改进这份报纸,但是发行人的那种有着相当重大根据的吝啬作风使他一筹莫展。小品文栏也沒有使情况好转,因为这一栏登载的常常光是几首皮特曼的诗、评论和从大部作品中摘录来的片断。该报的附页《鸟培河谷读者园地》几乎整版都是列伐尔特主编的《欧罗巴》杂志上的材料。另外,还有和《外国人报》——《农村日报》的继承者,它的伤感诗和笨拙的俏皮话是首屈一指的——一起出版的爱北斐特的《每日通报》,以及老气横秋的《巴门周刊》。《巴门周刊》文艺的狮子皮总是露出虔诚派的驴耳朵来。
写于1839年3月
载于1839年3—4月《德意志电讯》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513—514页
[1]这是恩格斯撰写的第一篇政论性通讯中的一段。从这时起,他开始了对现存制度的批判。至1843年以前,他处于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发展阶段。乌培河谷是恩格斯的家乡,当时那里的工业初具规模,是德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