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卡·希尔施的谈判

一、同卡·希尔施的谈判

李卜克內西问希尔施是否愿意担任拟在苏黎世创办的党的机关报[2]的编辑。希尔施希望了解有关报纸经费的情况:报纸能有多少经费,由谁来提供经费。前一个问题是为了知道报纸会不会过上两个来月就一命呜呼;后一个问题是为了了解由谁掌握钱袋,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由谁来指导报纸的方针。李卜克內西回答希尔施说:“一切安排就绪,详情由苏黎世通知”(李卜克內西7月28日给希尔施的信),可是他幷沒有接到。倒是伯恩施坦从苏黎世写信(7月24日)告诉希尔施说:“代表权和监督权(对报纸的)委托给我们了,“菲勒克同我们”似乎开过会,会上认为:

“您担任《灯笼》编辑时同某些同志发生的分歧,将使您的地位有些为难,但我认为这些疑虑是无关紧要的。”

关于经费的事只字未提。

希尔施在7月26日立即回信,询问报纸的物质状况。哪些同志负责弥补亏损?钱数多少,期限多长?编辑的薪水问题在这里根本不重要;希尔施只是想知道“能不能保证有至少维持报纸一年的经费”。

伯恩施坦在7月31日回信说,如果有亏损,就用自愿捐款来弥补,其中有些(!)款子已经定下来了。希尔施提出的关于办报方针的意见(这一点下面谈)引起了异议和一项规定:

“监督委员会应当特别坚持这一点,因为它本身也是受监督的,也就是说,要承担责任。因此,关于这几点,您应当同监督委员会商议。”

最好是立即答复,尽可能用电报答复。

可见,希尔施收到的不是对他那些合理的问题的任何答复,而是一份通知,说他必须在设于苏黎世的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编辑报纸,而这个委员会的观点同他的观点是有重大分歧的,甚至连委员会的成员是谁,都沒有告诉过他!

希尔施完全有理由对这种态度表示愤慨,他宁愿同莱比锡人商议。他8月2日给李卜克內西的信,您该知道吧,他曾坚决要求把这封信转告您和菲勒克。希尔施甚至愿意在下述情况下服从苏黎世监督委员会,就是说苏黎世监督委员会应向编辑部提出书面意见,由莱比锡监察委员会来作出决定。

然而,李卜克內西7月28日向希尔施写道:

“当然,事业的经费是有了,因为整个党加赫希柏格都做它的后盾。至于细节,我不感兴趣。”

李卜克內西在最近一封信里,关于经费的事仍旧沒有提,而是保证说,苏黎世委员会不是编辑委员会,它只负责管理和财务。李卜克內西8月14日给我的信也提到这一点,幷坚持要我们说服希尔施接受。直到8月20日,您本人对实际情况了解得还是很少,您对我说:

“他〈赫希柏格〉在编辑部幷不比其他任何知名的党员更有影响。”

最后,希尔施收到菲勒克8月11日的来信,信里承认:

“在苏黎世的三个人应当以编辑委员会的身份着手创办报纸,幷且在莱比锡的三个人同意之下挑选编辑……据我所知,上述决议还指出,第二项所提到的苏黎世筹备委员会对党既负政治责任,又负财务责任……根据这种情况,我觉得,……得不到住在苏黎世的、受党委托创办报纸的那三个人的支持,就休想担任编辑”。

希尔施这才稍微明确地知道了一些情况,固然只是关于编辑在苏黎世人面前所处地位的情况。他们是编辑委员会;他们还负有政治责任;沒有他们的支持,谁也不能担任编辑。简单说来,就是指示希尔施同他还不知道姓名的三个苏黎世人商谈。

但是,李卜克內西在菲勒克的信里附了一段话,造成了彻底的混乱。他说:

“辛格尔刚从柏林到这里,他报告说,苏黎世监督委员会不是象菲勒克所想的那样,是编辑委员会;其实它是对党即对我们负报纸财务责任的管理委员会;其委员当然也有权利和义务同你讨论编辑问题(附带说一句,这是每个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他们没有权力监督你。”

苏黎世的三个人和莱比锡委员会的一个委员,而且是唯一参加商谈的委员坚持说,希尔施应当服从苏黎世人的业务领导,莱比锡委员会的另一个委员则根本否认这一点。在这些先生彼此取得一致意见以前,希尔施应不应当作出决定呢?希尔施有权要求了解对他提出了条件的上述决议,对这一点人们絲毫沒有考虑过,甚至莱比锡人也根本沒有想到亲自去确实了解一下这些决议。不然,怎么会产生这种分歧呢?

即使莱比锡人在授予苏黎世人以全权的问题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但是苏黎世人对于这一点是十分淸楚的。

施拉姆8月14日向希尔施写道:

“假如当时您沒有来信说,在类似的情况下〈如凯泽尔事件〉仍然要采取同样的行动,即有可能再发表类似的书面言论,那我们就不会对此多费唇舌。但是鉴于您提出的声明,我们应当对新报纸如何刋载文章的问题保留决定权。”

7月26日,也就是在苏黎世的一次会议确定了苏黎世三人团的全权以后很久,希尔施在给伯恩施坦的信里好象谈过这一点。但是,在苏黎世人们十分醉心于他们官僚式的独揽大权,在后来答复希尔施的信中竟要求新的权力,即刊载文章的决定权。

编辑委员会已经成了检查委员会。

赫希柏格到了巴黎,希尔施从他那里才知道这两个委员会成员的名字。

这样,同希尔施的谈判破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1)由于莱比锡人方面和苏黎世人方面都坚决拒绝告诉他稍微确切的情况,沒有说明报纸的经费基础如何,报纸能否至少维持一年。只是从我这里(根据您告诉我的情况),他才知道定下来的款项。因此,根据以前的说法(党加赫希柏格做后盾),几乎不能得出别的结论,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或者是报纸现在已经主要由赫希柏格供给经费;或者是很快就要完全依赖他的捐款。这后一种可能现在还远沒有排除。八百马克——如果我沒有弄错的话——这一数目正好等于这里的协会在上半年补助《自由》的经费(四十英镑)。

(2)由于李卜克內西一再保证(后来证明是完全错误的):苏黎世人根本沒有在业务上监督编辑部的权利,结果发生了一出错误的喜剧。

(3)由于最后确信,苏黎世人不仅要监督,而且要亲自检查报纸,给希尔施留下的只是傀儡的角色。

希尔施在了解这一切以后拒绝了,我们对此只能表示同意。我们听说[3],莱比锡委员会增加了两个不住在当地的委员,因此,只有莱比锡的三人之间意见一致,才能很快地作出决定。这样,眞正的重心就完全转移到苏黎世了,而希尔施也同任何一个眞正具有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编辑一样,是不能同那里的人长期共事的。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