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爭(摘录)
选举法78还需要一个东西做补充,即新的出版法。后者不久就问世了。经过秩序党的大量修正而变得更加严厉的政府提案,规定要增加保证金,规定对报纸上的连载小说附加特别的印花稅(这是对欧仁·苏当选的报复),对周刊和月刊上达到一定页数的一切作品都要征稅,最后,规定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有作者署名。保证金的规定扼杀了所谓的革命报刊;人民把这些报刊的死亡看成是对废除普选权的报应。但是,新法律的意图和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这一部分报刊。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每篇文章都署名,就使报纸仅仅成了或多或少知名的人士的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降到了报纸广告的水平。以前,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现在报纸却变成了多少有点不可靠的单戶期票,它的价値和流通情况不仅取决于开支票者的信用,而且还取决于背书人79的信用。秩序党的报刊不仅煽动废除普选权,而且还煽动对“坏的”报刊采取极端措施。然而,就连“好的”报刊,也由于用了可恶的匿名方式而不合秩序党的口味,尤其不合它的个别外省议员的口味。秩序党希望只跟领取稿酬的著作家打交道,想知道他们的名字、住址和相貌。“好的”报刊埋怨人家以忘恩负义的恶劣态度来酬谢它的功劳,也是白费力气。法案通过了,而署名的要求首先打击的正是它。共和主义政论家是相当著名的,但是,当这批神秘人物突然表现为象格朗尼埃·德·卡桑尼亚克那样为了金钱可以替任何事情辩护的、卖身求荣的、老奸巨猾的不値钱的文人,或者表现为象卡普菲格那样以国家要人自居的老废物,或者表现为象《辯论日报》的勒姆安先生那样的卖弄风骚的下流作家的时候,被吹嘘为国家之智慧的《辯论日报》、《国民议会报》、《立宪主义者报》等等可尊敬的报馆便陷于愚蠢透顶的地步。
在讨论出版法的时候,山岳党已经道德败坏到如此地步,竟只是给路易-菲力浦时代的老名人维多克·雨果先生的高谈阔论拍手喝采。
从选举法和出版法通过时起,革命的和民主的党派就退出了官方舞台。议会闭会不久,在议员动身回家之前,山岳党的两派——社会主义民主派和民主社会主义派——发表了两篇宣言,即两份贫困证明书,用以证明,虽然权力和成功从来沒有在他们那一边,但是他们却一向都站在永恒的正义和一切永恒的眞理方面80。
写于1850年11月1日
载于1850年《新莱茵报评论》第5—6期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117—118页
[1]这部著作对法国的整个一段历史时期作了唯物主义的阐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战略上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原则。全书由四篇文章组成,这里摘录的是第四篇的一部分,背景同《法国来信》相同。第四篇文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